雷振
摘 要:在面對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有效,不僅僅涉及到教學評價等方面,更重要的還是要通過適宜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從根本層面努力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課題為了研究如何運用高效、適宜的教學策略,故以高中教育中的地理科目為研究對象,分析對比研究問題式教學方法在真實教育環(huán)境中的應用性,并最終為我們國家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證依據(jù)。
關鍵詞:高中教育;地理課程;問題式教學策略
問題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更加符合新課程指導下的教學理念,也對教學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作者分析了問題式教學的有優(yōu)點和問題式教學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以期給高中地理老師和同學一個有益的參考。
一、問題式教學的優(yōu)點
(一)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學生是被動的跟著老師的教學思路走,存在死記用背,機械性學習的弊端,而問題式教學則很好的化解了這個弊端,在問題式教學中,者師需要根據(jù)課程內容,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創(chuàng)設問題,針對所提問題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對于問題要發(fā)散思維,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自然比以前要好很多。
(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問題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從問題的創(chuàng)設到學生的回答整個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能最大限度的將自己的精力和興趣結合到課堂學習上來,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的爭論,問題的答案逐漸顯現(xiàn)出來,在這樣的循序漸進中,學生鍛煉了自己的問題處理能力,提高了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老師在這一過程中運籌帷幄、積極引導,充分說明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二、問題式教學的要點分析
(一)根據(jù)教學需要導入問題
在實際的課堂教育環(huán)節(jié)當中,有諸多的研究分析表明:通過在課堂上適當?shù)奶釂?、情景分析是能夠很明顯的改善課堂效率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對課堂均會產(chǎn)生正向作用,對于與課堂無關的教學問題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也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并最終嚴重制約課堂的效率。唯獨與教學實際需要相關的問題才會起到促進教學的目的。
(二)根據(jù)學生能力來設置問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在對教學問題進行設置的過程中務必要遵守學生的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
(三)提升學生思維的多角度分析意識
大量的實證教學研究表明,開放式的問題往往比封閉式的問題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學習內部動機。因此自教學當中,應該通過提供多角度分析解決的問題呈現(xiàn)來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很好的提升學習的興趣點。
三、問題式教育在高中地理課程中的應用
1.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
在地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其實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在創(chuàng)建問題時,可以根據(jù)課程的內容盡可能多的提出與生活相關的地理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在生活中的探究學習能力。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把握上課的內容,并且能夠對自己的思考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獲得及時的反饋意見,從而更為合理高效的強化學生進行問題探究的能力趨向。
2把設置問題和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在一起
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對于問題的設計要有所思考,對于情景的建立要符合實際情況。例如,在本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泰坦尼克號》中小部分視頻,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電影,在通過問題的詢問,將學生的注意力從電影引導向洋流,使學生能夠在進行知識的學習的時候,能夠保持一定的注意力。教師也應該把電影的結局與課堂教授的洋流內容結合起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3引導學生學習,進行自主探究
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是有限的,更多的應該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先讓學生能夠理解書本中提到的知識。例如在課本中“盛行風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動力”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并要通過圖解等多種形式講解洋流是如何形成的。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畫出全球洋流運動簡圖,加強學生對圖像的記憶能力。
4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小組的討論在學習中是必要的,當每個成員提出疑問的時候,其他成員可以一起商量,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交換各自的學習成果,使學生看到互相間的差別,在反思自己的同時,展開辯論,進一步加強記憶。
5教師積極點撥,綜合評價學生
在課堂的最后,教師的點撥是極其重要的。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在課堂最后的點撥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而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對老師的點撥還是有極大的信任。在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學生對書本知識有了一定的思考,也有了一定的結論,教師可以先聽取小組的一些結論,然后對這些結論進行深入簡出的講解。最后教師應該為學生解答出在課程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即泰坦尼克號是如何沉沒的。
這種首位結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有逐步引導的作用,既使課堂結構緊湊,使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又容易讓學生把握課堂重點,最后從實際實事件的角度為學生提供分析問題的思路。
四、問題式教學的反思
1.對問題進行優(yōu)化設置
問題式教學的基礎便是問題,也是教學進行中的主要形式。知識存在于問題,問題也為知識提供了新的方向。由此在問題式教學中,如何設立問題成為了教師需要著重注意的地方。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最后希望學生所達到的目標來進行問題的設計。
2.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造使問題式教學能否進行下去的關鍵所在。從心理學上看,學生在心情愉快的時候,思維是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的記憶力是較優(yōu)的狀態(tài)的。由此,在進行問題式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積極促進學生融入到課堂范圍之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為了能讓更多的中學生愛上地理課,老師和學校應多方努為,讓小學生培養(yǎng)出地理的習慣,使他們終生受益。我想對于他們個人、學校甚至社會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地理興趣,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問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孔祥萍.曲阜師范大學2013.
[2] 提高高中地理復習課的有效性研究[J].章欽.基礎教育研究.2018(04).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部縣大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