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杰
摘 ? 要:中小學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工程的大項。中小學生能否受到美育的積極影響,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將每一節(jié)課都精彩地呈現于課堂,真正用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感染學生,應該是每一位美術教師不懈追求的教學目標。因此,加強美術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是發(fā)展美術教育的一項戰(zhàn)略性任務。
關鍵詞:美術教師;基礎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成長
中圖分類號:G45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12-0049-02
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效果。一名深受學生喜歡的美術教師,應以身立教、以美怡情、提高審美、激勵創(chuàng)新,這也是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但是由于目前中小學美術教師在專業(yè)素質方面還存在一些客觀的問題,所以大力提升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勢在必行。
一、中小學美術教師面臨的實際問題
(一)所學專業(yè)與基礎教育教學內容聯系甚遠
美術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美術課程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將綜合性和多樣性相結合,所要求的相應的學習形式也非常靈活。對于剛從高校畢業(yè)的美術專業(yè)教師而言,在到中小學任教之初,常覺所教的內容與自身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無關,在校學習的專業(yè)技能用不上。除此之外,在上課過程中,美術教師經常會以專業(yè)的標準去輔導學生作業(yè),在看待學生作品時,諸如“像不像”“形準不準”“畫得細致不細致”便成了評價學生課業(yè)的關鍵。而與之相反的是,中小學校的美術課程生活化的東西要更多一些,所以新任教的美術教師唯有不斷實踐和積累經驗,才能做到新課改要求的:中小學美術教師要是多面手,要有善思的頭、靈巧的手、能講的口。
(二)長期繁復的勞動使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
一名美術教師除去一周12~16節(jié)的美術課程,還要負責學校櫥窗策劃、展牌設計、校園文化布置以及輔導興趣小組的學生開展活動等工作。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在遇到美術活動時,美術教師會一起分擔,而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一般只有一位專職或兼職美術教師,其工作量會更加繁重。這就使得大部分的美術教師不僅沒有時間去構思和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準,而且學生偶爾獲得的榮譽,也遠沒有文字學科取得高分更能引起學校的重視。所以,作為不是統考科目的美術學科,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更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影響工作的積極性。
(三)學生的升學壓力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生活比較豐富,每周兩節(jié)的音樂、美術課,大多數家長還比較支持,不僅能夠及時為學生準備美術課的工具,而且還會時常詢問美術課的學習情況,甚至很多家長還特意送學生到一些校外美術興趣班學習。但是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課業(yè)繁重、文化課壓力劇增,此時,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僅僅交個美術作業(yè)便了事,而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學生,因考慮到升學的需要,會有部分學生選擇將美術發(fā)展為一項特長,作為升學的一條捷徑。也正因為此狀況,許多學生在不喜歡美術并且沒有美術基礎的情況下,被硬性引導或要求學習美術,這對美術教師而言無疑會帶來新的負擔。
二、提升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方法
(一)全面的美術理論知識
在中小學美術課的學習領域中,一般會涉及到名家、名作賞析的內容。教師們在校學習階段所涉獵的美術鑒賞常識只是鳳毛麟角,解決不了一線教學的實際需要。如何運用美術語言來引導學生賞析名品、感受名家,需要我們以史為線,通讀中外美術史論,清晰把握中外美術歷史的發(fā)展脈絡并長期積累重要的名家名品,將其靈活運用于課堂,使學生在感受名品及現代設計領域內容時總會有新的東西生成。
(二)扎實的美術基本功
課改給美術課堂帶來了生機,教師將多媒體運用于課堂,既省時、省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烘托了課堂氣氛,同時,在演示創(chuàng)作方法、賞析作品時,畫面會變得更加直觀、清晰。但一些弊端也悄然出現。具體表現在:目前多媒體逐漸取代了教師的示范教學,致使許多教師的眼力、畫功退化?;诖耍P者認為一位美術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畫功,才能以畫示范、以畫服人、以身育人,甚至一次好的示范能影響學生終身。因此,美術教師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擠出時間去訓練,在理論與實踐的共同促進下,逐漸強化、提升美術基本功,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彼?,做教學研究是每一位美術教師的必經之路,只有在研究中,在深刻領悟新課標精髓、深入研究教材中,才能將課導得妙、講得好、點得透。與此同時,美術教師還需要研究教材、學生、教法、學法以及及時做教學反思,做到善于講課、客觀評課、熱心教研、投身教改,及時對教育教學現象進行剖析與總結,并撰寫研究論文及研究專題報告等。美術教師要在不斷的學習與研究中,做到厚積薄發(fā),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四)深厚的人文情懷
因為“美術課具有人文性質”,所以我們追求“有美有術”的課堂教學,這其中的“美”即是指美術課堂內容豐富的“人文性”。沒有藝術性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沒有人文性的美術教育不能體現美術輔以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特點。因此,美術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yǎng),構建與積淀自身的精神世界,將人文內涵與美術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并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大愛情懷來感染和影響學生,營造真善美的課堂,讓人文精神真正回歸美術教學。
在美術教師不斷轉變觀念、提升自我的同時,學校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對美術教師加以重視。據了解,在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類教學比賽、交流活動中所涉及的美術教師選手名額少之甚少,培訓活動也是幾所學?;蛞粋€縣、區(qū)、市只給幾個名額,那些留給偏遠薄弱學校的美術教師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學校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要適時滿足美術教師渴望交流、渴望同行互助和專家引領、渴望通過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和培訓活動鍛煉提升自己的愿望,以使其迅速實現專業(yè)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