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龍
【摘? 要】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要想對其進行全面掌握,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相關教師就要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將體驗式學習方法與數學教學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本文也會針對體驗式學習的特點,對其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一些相應的教學意見和建議,以便相關教師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方法;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體驗式學習方法的應用特點
1.實踐性特點。在體驗式學習中,小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動手操作對相應的數學知識進行更深的感悟,進而在充分了解知識內涵的基礎上,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數學問題,真正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情境性特點。低年級小學生由于年齡普遍偏小,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想對相應的數學知識做到全面掌握,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因此,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相關教師就要通過體驗式教學,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這樣既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使之能夠在情境中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數學知識,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情感性特點。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小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讓其在吸取知識的同時能夠建立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發(fā)揮出相應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為了確保體驗式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夠發(fā)揮出一定的實效作用,相關教師就要盡可能根據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便帶給學生豐富的視聽盛宴,讓其能夠深深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標準測量”的體驗式教學情境,選出幾名同學分別到講臺前選擇相應的教學道具,如:曲別針、鉛筆、橡皮等對文具盒、數學書等物體的長度進行測量。然后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測量結果,向臺下同學提問:“從測量結果,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數學書是5塊橡皮的長?”“文具盒是10個區(qū)別針的長?”等,以便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物品,其標準測量的長度也是不盡相同的。隨后,教師還要讓學生用統(tǒng)一的物品,如長方形來重新測量數學書和鉛筆盒的長度,并引出新的數學知識,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不僅更深地認識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而且還能夠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性極強的學科,要想對其進行全面掌握,就要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必須重視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例如,在學習《克與千克》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幾名同學模擬去超市購物的情景,并準備一些相應的教學道具,如:秤、蘋果、面包、毛巾,其中一名同學買了兩個蘋果、一名同學買了一個面包、一名同學買了一條毛巾,結賬時,收銀員會依次對這些物品進行稱量,稱量結果為:兩個蘋果1千克、一個面包120克、一條毛巾25克。然后教師要向其他同學提問,從稱量結果,你發(fā)現了什么?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的數學知識。這樣學生不僅對數學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充分認識到生活與數學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而且大大開拓了自身的數學思維,使其探索能力得到了相應提升。
(三)突出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體驗式學習方法十分注重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就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不僅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主體地位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性,還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課堂體驗活動。例如,在學習《比一比》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先播放相應的教學課件,并在基礎知識講解完畢后,組織學生開展一個“比高矮”的游戲實踐活動,讓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分別到事先準備好的身高測量器前進行身高測量,并讓學生自己說出具體的測量數據,然后由其他同學判斷誰高?誰矮?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大大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四)科學梳理知識結構
知識梳理是體驗式數學學習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內容,其可以大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學習能力,因此,相關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梳理知識結構。在實際踐行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保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熟悉和了解,然后再引導其根據自身的理解和思維想象繪制相應的知識梳理圖,即思維導圖,圖的形狀可以任意選擇,如:樹狀圖、花狀圖等。最后,教師還要選出最佳的思維導圖,并對學生所畫的圖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既可以促進小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增強其綜合學習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使其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掌握更多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
三、結語
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而言,體驗式學習方法的運用有著十分實際的意義。相關教師必須對該教學法的合理運用給予相應重視,不僅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梳理知識結構,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推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夢琪.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新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7) .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