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目的:對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護理方法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診治的57例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所有患者護理措施進行回顧分析,統(tǒng)計護理效果。結果:57例患者經(jīng)搶救治療與護理,其中53例治愈,治愈率92.98%;3例轉手術治療,占5.26%;1例死亡,占1.75%。結論:高效護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應用,效果理想,患者搶救成功率較高,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關鍵詞: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
乙肝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極易引起肝硬化的發(fā)生,進而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出血。如果對乙肝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不及時,不僅可引起諸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可損傷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F(xiàn)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搶救中,對護理服務要求也提高,且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提高患者救治效果也具有促進作用。本次對本院57例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研究,探討急救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診治的57例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37歲,最大79歲,平均(56.9±4.2)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7年,平均(3.2±0.8)年,出血情況:19例<500ml,28例500~1000ml,10例>1000ml。所有入選均為乙肝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時均伴有腹痛、乏力、黑便、嘔血等癥狀;出血原因主要受勞累過度、情緒激動、嚴重便秘、飲食不當、天氣變化、劇烈咳嗽及使用刺激藥物等因素影響。
1.2方法
對本組所有救治的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具體實施流程如下:
1)優(yōu)化搶救護理流程。由護士長領導,全體護理人員參與,分析以往患者護理資料,對護理流程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科室采用靈活、人性的排班制度,保證對患者搶救時有足夠的護理人員參與。
2)病情評估。患者入科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快速的評估,對患者便血情況、嘔吐物的顏色、性狀等進行觀察。通常,上消化道出血5~10ml,大便潛血試驗多數(shù)呈陽性;出血50—100ml以上,排便呈黑糊狀;胃內潴留250~300ml血液,有嘔血情況;出血量超過400—500ml,患者并發(fā)頭暈、心悸、乏力等癥狀;出血量超過1000ml,患者開始出現(xiàn)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表現(xiàn),嚴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3)常規(guī)護理。大出血時病人取平臥位并將下肢稍抬高,以保證腦部供血。嘔吐時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或誤吸,必要時用負壓吸引器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血液或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建立靜脈通道,抽取血液樣本,吸氧,對血型鑒定及急救物資快速準備。
4)針對性護理。①補充血容量。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隨著出血量的增多,可能引起患者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其中休克癥狀屬于并發(fā)癥之一,所以為避免患者因出血引起休克,對患者血容量應積極補充,配合醫(yī)生迅速、準確的實施輸血輸液,輸液開始宜快,避免因輸液、輸血過多、過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腫,對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尤應注意。對患者血壓水平密切觀察,以血壓水平略低于正常水平為宜。②快速止血、抑制胃酸分泌。對患者進行護理中,結合患者個體差異、病情嚴重程度,合理選擇止血藥物,臨床中,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洛賽克,蛇毒血凝酶等止血藥物的使用頻率較高,對藥物的使用劑量、使用方式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整。③心理護理。對于乙肝患者而言,本身乙肝無法根治,患者需長期的用藥控制,在疾病的折磨及藥物反應作用下,多數(shù)患者均會出現(xiàn)煩躁、焦慮、易怒等負性情緒;而隨著乙肝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癥狀的出現(xiàn),患者在出現(xiàn)便血、嘔血等癥狀時,感覺到自身疾病的嚴重性,心理上更易出現(xiàn)恐懼、害怕、絕望等悲觀情緒,而不良情緒對患者病情有直接影響,可能進一步增加出血量,進入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所以,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嘔血或解黑便后及時清除血跡、污物,以減少對病人的刺激,然后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消除患者抵觸情緒,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保證治療效果的實現(xiàn)。④飲食指導。對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者,需禁食;出血停止24—48h后可開始給予患者流質、半流質、易消化的溫涼食物攝入,飲食以少食多餐為原則。同時加強飲食指導,乙肝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在飲食方面也會由于過度緊張而不敢進食,或者是因為病情好轉后存在盲目樂觀情緒,在飲食上無禁忌,導致病情反復。因此,在對患者飲食指導中,應做好患者的解釋和安慰工作,注意飲食規(guī)律、衛(wèi)生,避免過熱、過冷、刺激性飲食,要求患者戒煙戒酒。對進入康復期的患者,可選擇營養(yǎng)豐富的細軟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注意避免化學性或機械性刺激食物攝入,防止黏膜損傷或破壞引起再出血。
1.3觀察指標
對本組患者急救及護理結果進行觀察,包含治愈、轉手術治療及死亡情況。
2結果
57例乙肝后肝硬化伴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經(jīng)過搶救及護理后,結果顯示,53例治愈,治愈率92.98%(53/57);3例轉手術治療,占5.26%(3/57);1例死亡,占1.75%(1/57)。
3討論
乙肝肝硬化屬于感染性疾病科常見疾病之一,發(fā)病率較高,而肝硬化患者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主要的并發(fā)癥之一,且該并發(fā)癥通常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特點,如果不及時治療與控制,可導致出血性休克或誘發(fā)肝性腦病甚至危及生命,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患者在發(fā)生肝硬化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所致。而對于乙肝患者而言,自身機體狀況本身就比較差,機體防御功能降低,因此在上消化道出血癥狀出現(xiàn)時,通常表現(xiàn)為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必須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救治。在治療方面,救治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經(jīng)驗已經(jīng)比較成熟,而在對以往資料進行分析中發(fā)現(xiàn),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中,因護理不全面引起的死亡占比較大,主要因患者在出現(xiàn)大出血時,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引起,所以為提高患者的急救治療效果,減少死亡率,在搶救時,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對患者病情、病因等多因素進行了解,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從補充血容量、止血、心理及飲食等方面加強護理干預,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從本組研究結果來看,通過急救護理措施的應用,57例患者中,53例治愈,治愈率達到92.98%,表明加強急救護理措施,對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有明顯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乙肝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急救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搶救成功率,有利于緩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繆素霞,姬紅梅,梁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護理要點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1):37+49.
[2]楊燕紅.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針對性護理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6):10+13.
[3]馬慶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護理方法總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0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