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瑛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科學正確使用,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抽象的語言文字的同時,用更多直觀的方式獲取信息。提高學生理解的效果,增強學生對于很多知識點的記憶深度和保持時間。同時,情境教學本身也有很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空間,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情景教學作為基礎,給學生呈現(xiàn)出富有魅力的初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境教學 語文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諸多弊端,給課堂帶來更多的活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情境教學中,知識點的呈現(xiàn)是在情景之中來完成的。伴隨著學生的思考和協(xié)作共同提高他們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感悟力。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索活動。
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一方面是教給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則是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這種能力的鍛煉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借用教學情境進行課堂教學,就有了一定的必然性。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情境教學這種新的方式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重點開展。
一、借助語言來創(chuàng)設直觀生動的語文學習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語言是最主要的師生之間的溝通媒介,教師借助語言來向學生傳達教學內容。傳遞思想觀念,借助語言以及綜合的表情動作等向學生傳遞內在的情感。所以,語言作為一種基礎的媒介,教師要善于將語言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尤其在情境教學的打造之中,更是離不開語言的作用。[1]
如講授《桃花源記》一文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請同學們慢慢地閉上眼睛,全身放松,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周圍好像白茫茫的一片,大家飄飄悠悠地漫游著,忽然飄來悅耳的泉水叮咚聲,眼前出現(xiàn)一條曲折迂回的小溪,溪水邊是青青的小草,賞心悅目。在小溪的盡頭是一大片桃樹林,桃花正開放著,實在是太美了。”教師精心設計的這一段導語跟課文的內容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很容易把學生引入到創(chuàng)設的情景之中,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想象和以往的真實感受來學習這篇課文。這段導語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它把學生引入這一情境,既誘發(fā)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又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深刻領悟世外桃源的真正含義奠定了基礎。
二、組織學生們通過表演的方式來沉浸到一定的語文學習情境之中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非常的活潑好動,樂于表現(xiàn)。所以,教師也可以充分借助學生們的這一特點,來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景,讓學生在熱情的參與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更多的魅力。即便是有些靦腆內向的同學,不想?yún)⒓颖硌莼顒?,也可以在觀看其他學生表演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啟發(fā),同時在情緒方面能夠得到很好的積極的調節(jié)。經(jīng)過筆者的教學實踐表明,角色扮演的方式只要使用得當,學生們就能夠在認真的準備和表演過程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尤其在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方面,可以獲得很大的提升。如,在教學《羚羊木雕》這一課文時,筆者并沒有急于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解給學生,而是要求學生率先自主閱讀課文,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將課文所描述的故事以表演的形式演出來。這一任務的布置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紛紛踴躍且主動地融入表演活動之中。等到再上課時,筆者則挑選了一個學生小組進行公開表演。由于是臨時挑選,所以,各個組的學生其實都經(jīng)過了認真的準備了。能夠被挑選上來的學生表演的非常認真,而且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他們也非常興奮,其他同學在觀看的時候也非常的專注,時不時地笑出聲來。所以,這樣的教學很好的融洽了課堂的氣氛,也讓我們對于這些課文的學習有了更多新的方式,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尤其學生們在準備表演的過程中非常精細的打磨這篇文章,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內涵。
三、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打造語文學習情境
近些年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提倡體驗式教學,讓學生有一些直觀的體驗,他們對于很多文章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了。所以,在學到某些文章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充分地考慮到時間以及學生的精力和方法技能等方面的情況,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也豐富了他們的綜合技能。如在教學魯迅的《風箏》時,筆者就布置學生回家自己動手做風箏,第二天回來在班里進行評比。學生做的風箏各種各樣,有的很有創(chuàng)意。同學們對彼此做的風箏進行了討論、交流,氣氛熱烈。所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情境學習,教師也很好地將新課的內容導入了進來。在課前準備的時候,學生們也能夠各自發(fā)揮所長,有的同學雖然沒有做過風箏,但是,有了這樣的任務,學生們也會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等渠道學習如何來制作風箏,所以他們的人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四、借助音樂來打造直觀生動的語文學習情境
語文這門學科,更多的人會把它當作一門抒情學科,事實上也恰是如此。就初中語文課本而言,入選的課文更多的是抒情意味較為厚重的文章,單純的實物情境教學顯然是不夠的,此時教師不妨借用音樂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音樂本身就是抒發(fā)情感的一種方式,如同文字一樣,不同的是,音樂是可感的,而文字很多時候卻只是可視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把音樂作為一種媒介,作為一種觸動學生情感的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們在音樂的熏陶和感染之下,產(chǎn)生與課文相關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時候可以將那些與我們課堂授課有關的音樂作品引入到課堂中來,作為導入的資料,也可以讓學生們在閱讀的時候一邊聽著這樣的音樂,一邊進行閱讀,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學習的文章在寫作的過程中,本身帶著一種情感的基調,教師就可以在給學生講授這篇文章的時候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例如,有哀傷的背景基調,我們就可以用哀傷的曲目創(chuàng)造這樣的情感氛圍,這樣,學生內心可以更容易被觸動,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情境教學也可以與多種教學手段密切結合。通過多種途徑去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帶去更多積極的影響,加強他們記憶的深度和知識的廣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靜.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