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利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音樂課程已經成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課程,合唱作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逐漸受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合唱練習,將學生與教師緊密地結合起來,選取合適的音樂曲目,加大合唱教學的力度,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音樂;合唱訓練;有效性
合唱是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在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積極改變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發(fā)展。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引導學生在合唱訓練中相互配合,提高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發(fā)展。
一、提高教師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明確自身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根據合唱訓練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合唱教學的質量,重視學生在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的全面發(fā)展,并結合自身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合唱訓練的積極性,促進中學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黃河大合唱》一課時,在高中合唱教學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了解曲目的作詞人和作曲人,引導學生搜集有關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資料,了解有關冼星海的曲目,在合唱學習中感受歌曲激蕩的旋律,在音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為中華之崛起而奮發(fā)學習的信念。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興趣。在學習中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對教材進行分析,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合唱訓練,提高學生的音樂合唱水平,促進學生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更好地提升自身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培養(yǎng)學生合唱意識,優(yōu)化教師教學方法
合唱訓練是一項群體活動,在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合唱中求同存異,提高相互之間的配合意識。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現狀,及時優(yōu)化現有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合唱訓練中,倡導學生主動進行音樂學習,在合唱訓練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促進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促進中學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長江之歌》一課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逐步發(fā)現學生的興趣愛好,并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進一步優(yōu)化合唱教學的模式。在合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思考歌曲給人帶來的作用和意義,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明白有關音樂的分類,指導學生相關的合唱技巧,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合唱訓練,學習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知不同的旋律表達怎樣的情感?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怎樣的情感才能把歌曲演唱得更好?教師在合唱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狀態(tài)改變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對音樂合唱教學的態(tài)度,促使學生在合唱練習中主動配合,提高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最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在合唱教學中學會與他人相互配合,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選取合適音樂曲目,加強音準節(jié)奏練習
在高中合唱練習中,教師為學生選取較為合適的音樂曲目,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加強音準和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在排練合唱的過程中,一首合唱曲無論有幾個聲部,如果練習不夠,總會有跑聲或串聲的現象。想要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首先要訓練學生的視唱能力,通過大量視唱曲目使學生對音高、時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合唱練習中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深入淺出,引導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同一首歌》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了解歌曲的內涵,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思考歌詞的含義,教師引導學生唱曲調,增強學生的合唱訓練程度,讓學生跟隨曲目練習,引導學生在合唱訓練中思考前后兩段的旋律,在節(jié)奏、音區(qū)上有什么不同之處?教師為學生進行合唱示范,學生仔細觀察教師在演唱過程中兩段做了什么不同的處理之處?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加強原有的合唱練習程度,在重復的練習中加強音準和節(jié)奏的練習。在音樂學習中學生仔細觀察并模仿教師的演唱方式,在重復的合唱訓練中增添自身特色,感悟音樂中的思想內涵,在合唱練習中加深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控能力,提高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使學生在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全面成長。
四、引導學生相互配合,提高學生默契程度
音樂合唱表揚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音樂表演功底,同時,在合唱過程中還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讓學生形成一定的默契程度。合唱所選曲目通常都是兩個以上的多聲部歌曲,為了確保合唱表揚質量及聲音的一致性效果,學生除了注意本聲部的演唱之外,同時還需要加強與其他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從而體現出合唱的整體性與協調性。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深深的海洋》一課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加強學生的訓練程度,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默契程度。在教學中教師向學生講解與歌曲有關的v背景,感受混聲合唱和女聲合唱的不同之處,了解有關合唱隊的各種編制,加強學生對《深深的海洋》歌曲的合唱練習,在練習中體驗合唱音色的統(tǒng)一與聲部的平和以及和聲的美感。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在合唱中相互配合,在重復的訓練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默契程度,促使學生音樂學習中提高協作能力,展現出合唱的整體性。在合唱訓練中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促進學生在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的發(fā)展,引導學生在中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發(fā)揮自身的才華與能力,保障學生合唱的質量和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合唱作為中學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學生音樂綜合表演水平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在提高自身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意識,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相互配合,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對合唱練習中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保證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吳彤. 多方合力,提高中學音樂合唱教學水平——淺談中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現狀與建議[J]. 北方音樂,2019,39(09):197-198.
[2]薛鴿鴿. 農村中學合唱教學藝術的探析與思考[J]. 亞太教育,2016(1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