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瑤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世界影響力大的語言,在全球化文化發(fā)展中起到關鍵作用。我國的英語教學也在不斷的發(fā)展,文化背景知識近年來受到了關注。文化的背景知識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大學生可以從課堂中了解到別的國家的文化背景,有利于教師的教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也需要學生了解英語存在的環(huán)境和背景,語言的使用離不開環(huán)境。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中要導入文化背景知識進行教學。本文將主要闡述如何將文化背景知識運用到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
關鍵詞:大學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教學
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偏重的都是語法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我國很多高校的英語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中都以學生的“聽、說、讀、寫”為主,這樣會容易導致學生只背誦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死板的學習,難以在實際中進行運用。甚至,缺少了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課堂內容變得枯燥乏味,很多學生會對英語失去興趣,學習熱情也會減少。在課堂改革中,明確了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以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除了教授學生語法知識以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文化包括了語言,語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產生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關系,缺一不可。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存在的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要不然學習再多的語法也是徒然的。語言是對客觀事實的一種主觀反映,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會導致語言的不同含義。例如中國的諺語和俗語,翻譯成英文的意思就大不相同。英語中也存在成語,它的特點是形象生動。例如: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意思是“事實勝于雄辯”。在美國有一句人人都知道的句子:“When you a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這句話是來源于一句拳擊術語,在拳擊比賽中,拳擊手如果被對手擊倒,裁判數到10的時候還不能起來,就是輸掉了比賽。很多時候拳擊手都能起來繼續(xù)戰(zhàn)斗。很多人不了解這句話的背景就容易理解為,當你被別人擊倒時,并不是你輸掉了這場比賽。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你遇到挫折時,依然還有成功的機會。由此可見,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沒有將文化背景和語言知識相結合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英語在我國的教學,受到了環(huán)境的制約,我國的教師往往將英語的語言知識講學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忽視了文化背景的傳授。第二,我國的人才選拔模式主要以考試為主,盡管近年來學校取消了學位證的取得必須有英語四六級證書,但是,還是有的學校將英語的學習目的局限于應付考試。這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缺失,學習到的僅僅是應付四六級考試的知識,并不是真正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第三,我國高校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中的內容都比較陳舊,沒有與最新的信息相結合,很多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教材也沒有運用到高校教學中,這會導致學習到的知識與現代社會脫節(jié)。
文化背景知識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
大學英語教師要充分重視文化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插入語言文化背景的教學,也能讓學生在課前尋找資料,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自然的導入文化背景知識,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因此需要教師充分挖掘課本內容中的文化背景。例如,在引申到野牛鎳幣時,教師可以引入歷史上有名的西進運動,也就是印第安人的血淚的歷史。這有利于學生深刻的了解文化歷史。教師調動學生興趣的前提就是自己對于文化背景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向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文化。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大學課堂中,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語言的背景文化。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查找有關課本內容的文化知識,可以查閱相關的書籍或者上網收集資料,在課堂中進行展示。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活躍課堂氛圍,也能讓學生進行鍛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此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積極的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結合多媒體進行講解
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也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能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文化背景。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PPT或者一些小視頻,可以涉及有關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和生活場景等。在出現有關內容時,讓學生進行觀看。因為教師不能保證自己的表達能將文化知識傳達清楚,短小的視頻可以進行代替。原聲的電影和錄音也能活躍班級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實踐感受文化背景
在大學課堂中,存在一些對話式的課文,教師可以結合英語的學科特點,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小組活動,讓學生切實的感受的異國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學生模擬書中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觀念,提高集體榮譽感。
了解中外的文化差異
通過大學英語教學,學生可以感受到中國和外國的文化的差異,包括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等等的不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書籍,開拓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于其他民族文化的認識。同時也要加強自己的民族情感,客觀的看待中西方的民族差異,不能盲目的崇拜和歧視。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的課堂學習不光是語言學習的過程,更是了解一種文化的過程。我們應該打破目前英語教學的局限,不能片面追求知識的累積,還要重視文化和社會的交流。在大學英語中,教師要在語言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重視文化背景的導入,只有讓學生真正懂得英語存在的文化背景,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學到語言。
參考文獻
[1]左育紅. 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融入文化背景教學[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 28(5):131-132.
[2]曲雯, 王政偉. 文化背景知識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甘肅高師學報, 2011(1):102-104.
[3]孫玉慧.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J].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漢文版), 2012, 33(6):85-87.
[4]張樹光. 大學英語教學和文化背景知識輸入[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19):212-213.
[5]陳培君. 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