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新課程改革要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不應只看重分數,而是將審美情感培養(yǎng)與日常教學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關注學生情感變化,讓學生在語文之美的熏陶下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審美培養(yǎng);情感培養(yǎng)
當前時代對教育教學的要求不僅僅是培養(yǎng)一個滿腹經綸的學生,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美育作為綜合素質提高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對學生學習語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蘊含審美價值的文章,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充分挖掘課文中的審美價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流利,陶冶學生情操。本文將對如何將語文教學與審美情感培養(yǎng)相結合提出幾點建議,望能夠給初中語文教師一些參考。
一、深入挖掘教材,發(fā)現審美價值
語文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體裁類型多種多樣,每篇文章蘊含的價值觀和情感也都有所不同,有些文章體現家國情懷,有些文章歌頌平凡,有些文章帶有諷刺意味,而這些內容都來自作者內心蘊含的豐富情感。因此,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發(fā)現課文中的審美價值,引導學生發(fā)現課文中蘊含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陶冶下進行語文的學習。
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紀念白求恩》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如第一段的“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這句話中蘊藏著贊揚白求恩的無私奉獻、國際主義的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感悟此句中蘊含的情感,教會學生主動挖掘課文中蘊含的情感,感受文章之美。
二、調動學生想象,培養(yǎng)審美能力
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很多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在古詩詞中,作者寥寥幾筆就可以描繪出不同的畫面。初中階段的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閱歷,對課文中描繪的場景難以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想象,感悟課文中描繪的場景,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天凈沙·秋思》為例,這首小令只有短短五句話,但卻描繪出一幅凄涼的游子圖。教師在教學時,要在講解的同時注重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如在講授“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雙眼,想象一個騎著瘦馬,漂泊在外的老人望著眼前的村落,學生在想象出這樣的畫面后,自然能夠感受到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愁和漂泊在外的凄涼感。
同時,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幫助學生分析課文,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從情感、語言、意境等不同方面理解課文,使學生能夠對課文更好的產生畫面感。
三、與生活結合,提高審美能力
語文是一門應用學科,學好語文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幫助,對學生的生活成長更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將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美,在美的感知中不斷提高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作業(yè)的形式,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美。
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春》為例,教師在教授本課后,可以讓學生們觀察家鄉(xiāng)的四季,隨后以隨筆、散文、記敘文等不同形式記錄下來。學生們在學習完朱自清的《春》后,對課文中作者生動的描寫有了基本掌握,在自己進行觀察寫作時,也會或多或少的運用作者描寫的手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刺激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觀察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巧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審美情景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設備逐漸進入初中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教學以其直觀性、生動性、趣味性深受學生喜愛,同時多媒體設備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中,多媒體設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音頻等來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從而提高向學生的審美能力。
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濟南的冬天》為例,教師在導入部分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濟南冬天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直觀的看到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隨后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如將濟南的冬天描繪出來的。同時,在朗讀課文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雪落下的聲音,腳踩在雪上的聲音,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樹立正確審美觀,尊重學生不同看法
審美觀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同的人由于生活閱歷不同、文學素養(yǎng)不同對一件事物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即使每個人的審美觀存在著差異,但只有正確、積極向上的審美觀才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看法,對學生提出的低俗的、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審美體驗,給予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發(fā)揮語文教育的導向功能。
六、結束語
審美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單純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灌輸已經不符合時代對學生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不斷挖掘教材,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長艷.初中語文教學與審美情感培養(yǎng)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8,9(4):140-141.
[2]李春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與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旬,2017,(4):185.
[3]徐立君.初中語文教學與審美情感培養(yǎng)探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