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鳴
摘 要:隨著國家對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提高,對體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順應形勢,完善自己,從體育課的評價機制入手,合理利用評價機制對教學效果的提高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
關鍵詞:體育教學;評價;過程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曾明確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所以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時刻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中通過教師評建體系的建立健全,對學生進行客觀地評價,在評價中要注意減少學生之間的橫向?qū)Ρ龋眯抡n改的理念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因此,體育新課標一再強調(diào)在教學中要注重課程的育人功能,將體育學習過程性的評價作為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反饋和激勵功能,來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體育教學中的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所以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完成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制定要完善,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發(fā)展,這里的“學習過程”目標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小組之間的合作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體育學習過程性評價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體育的學習提供各方面的評價,通過對學生體育學習的了解和掌握,通過評價及時給學生反饋,對學生進行調(diào)整,使學生的體育學習不斷進步。過程性評價一般都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地評價,其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在過程中的隨時評價”,即具有“及時性”的特點,其作用突出體現(xiàn)在對教學過程的反饋和激勵兩方面。
1.反饋作用
1.1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xiàn),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由于學習目標不僅僅是一個要求所有學生達到的統(tǒng)一標準,其中還包括個人的努力程度。過程性評價不僅能反饋出學生的體能與運動技能的情況,還能反饋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行為表現(xiàn)。
1.2反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分析原因,并改進教學過程性的評價是為了改進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不足,而不是為了證明學生的學習是有問題的。過程性的評價可以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方法、態(tài)度等進行有效地反饋,來改進體育教學,優(yōu)化體育教學,這樣就會讓教學評價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為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服務。
1.3強化學習動機
在體育教學中 , 多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的評價,通過反饋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樣的反饋對學生的學習起指導作用,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動作,對所學的技術動作進行內(nèi)化理解,也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這樣,學生就會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強化學習動機,對自己學習進行分析,對取得的進步,獲得成功的喜悅感,產(chǎn)生更強的學習熱情,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克服缺點,爭取有所進步。
2.激勵作用
過程性評價的激勵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興趣、自信心、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響。非智力因素構成了學習的動力系統(tǒng),對學習起著始動、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的作用。因此,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過程性的評價可以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方法、態(tài)度等進行有效的反饋,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才能得以真正體現(xiàn),學生才能得到真正地發(fā)展。如教師可以采用“加油啊!”“很不錯!”“再努力一點!”等激勵性的口頭性評價對表現(xiàn)積極和學習突出的學生進行評價;采用階段性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找出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讓學生不斷改進;采用測試手段,用學生學習的的進步程度進行評價,來調(diào)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體育教學過程性的評價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展示體育學習成果的機會,這樣就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一步增強積極性。如在籃球教學中,讓體育委員或者籃球隊的隊員進行行進間上籃的技術動作展示,通過教師的講解點評和學生的掌聲,該學生就會在激勵中不段進步。在展示的時候也要注意,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智慧,合理化解學生展示過程中的失誤和失敗,避免學生由于展示造成的心理負擔。
3.對體育學習過程性評價實施的建議
3.1過程性評價的方法
3.1.1評價者:教師是主要的評價者,特別是學習的開始階段,更應由教師來進行評價,以起到正確引導評價的作用,在一個單元的后期應逐漸讓學生們進行一定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組內(nèi)評價、班內(nèi)評價等多種方法。
3.1.2評價內(nèi)容:可根據(jù)教學單元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在單元的開始階段,評價的重點應放在對學習態(tài)度、學習和練習行為上;而單元的后期則可以運動技能的評價為主要內(nèi)容。
3.1.3評價方式:主要有教師課中口頭評價、學生口頭相互評價、教師課后書面評語、學生課后書面評語等幾種方式。
3.1.4評價的次數(shù)(或頻度)可以是每節(jié)課的評價,也可以是以單元為單位的評價。在課(或單元)的前半部分,以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主,后半部分則應逐漸增加評價。教師和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方法
3.2采用多元化評價
過程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在學期開始時對學生的現(xiàn)有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水平做的評價)、終結(jié)性評價三位一體。只有通過多種評價形式的有機結(jié)合,才能真正準確而公正地評價一個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既能保證評價結(jié)果的信度和效度,又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3.3適時的積極反饋才是高質(zhì)量的反饋德西(E.L.Deci)等人關于反饋對內(nèi)部動機影響的許多研究都表明: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之后,才能形成內(nèi)部動機,學習的熱情才會更高。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看到自己的缺點,也會不斷地改進,才會得到進步,所以對學生評價的這種積極性反饋條件就決定了學生內(nèi)部動機。只有適時的積極反饋才是高質(zhì)量的反饋,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學習過程性的評價要通過一些外部獎勵,來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
3.4引導學生對體育成敗進行正確的歸因
韋 納(B.Weiner) 關 于 歸 因理論的研究指出:當我們把自己獲得的成功歸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時,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自信心和成功感,當我們把失敗歸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時時,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內(nèi)心的無助感。同樣,把自己獲得的成功歸功于本次任務比較容易,而自己的能力較強時,就會不斷提高自信心,增強持續(xù)的學習動力,當我們把失敗歸功于本次任務比較困難,而自己的能力較差時,就會不斷一降低我們的學習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體育成敗進行正確的歸因,幫助學生對成敗做出恰當?shù)姆治?,使他們提高認識水平,自信地接受失敗的考驗,維持和增強學習的毅力和恒心。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毛振明.論“新的評價方法”與“傳統(tǒng)評價方法”的關系[J].中國學校體育,2004(6).
[3]季瀏,汪曉贊.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怡.如何正確認識體育學科的過程性評價[J].當代體育科技,2011(6).
[5]馬登.體育教學過程性評價嘗試[J].體育時空,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