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武
摘 要:高效課堂構建的目的是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呈現(xiàn)多種教學現(xiàn)象,在提升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感知力的基礎上,增強他們分析物理現(xiàn)象的能力,并適時地對其思維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科學和有效的探究思維習慣,提升學生物理學習力。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觀察、分析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可以打破傳統(tǒng)實驗教學模式的限制,運用多元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感受物理知識豐富性的同時,調動他們物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感受物理知識的生活氣息,增強學生認知和物理知識的鍥合度,促進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信息化教學,提升知識分析力
信息技術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各種物理現(xiàn)象,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沉浸感,觸動他們的感性認知,降低他們的學習坡度。與此同時,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通過視頻打破物理知識的認知壁壘,構建新的連接,增強學生的知識分析能力。
例如,在講授“彈性勢能”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運動員撐桿跳的畫面,讓學生觀察兩種動能的轉化,并分析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物理教師應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點進行指導,啟發(fā)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獲取解答問題的靈感。在播放完視頻后,教師可以出示如下的問題:(1)影響彈性勢能的因素有哪些?(2)力可以對物體產生哪方面的影響。為了提升學生思考的針對性,教師可以啟發(fā)性地對學生說:“在生活中,當橡皮筋兒的拉伸越長時,它所產生的力度會怎樣?它的形狀會出現(xiàn)如何的變化?你們可以借此聯(lián)想,撐桿跳運動員跳起的高度與撐桿的形變有何關系?”在大部分學生探究問題結束后,高中物理教師詢問學生。小陳積極地舉手回答:“彈性勢能的大小和受力物體所承受的力有關,就像是橡皮筋的拉伸力量越大,而它的反彈力也越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比如,橡皮筋兒邊長,撐桿變彎;亦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運動員由利用撐桿跳由水平運動轉變?yōu)榇怪边\動?!备咧形锢斫處熯\用信息技術教學,并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引導,在增強他們知識遷移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分析能力,促進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合作化教學,增強知識探究力
合作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消除課堂交流的緊張感,讓學生在各司其職下,各盡其力;在協(xié)同合作中,彼此配合;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認知物理現(xiàn)象,調動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知識的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物理教師應選擇難易適度的內容開展授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獲得良好的高中物理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圓周運動”這部分內容時,物理教師可以運用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并將生活中常用的自行車“搬”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在熟知的教學工具中,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探索物理知識,詮釋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探究能力。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創(chuàng)設問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組探究目標:以何種標準判斷圓周運動的快慢?這些因素與周期、角速度和線速度之間的關系?第二,劃分小組。教師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綜合考慮學生的主觀意愿和性格。教師可以在組中設置小組長、實踐員、副組長和發(fā)言員,讓在各司其職中,通力合作,提升整體的合作探究效率。第三,實施引導。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要尊重小組成員的意見,從中提取關鍵性的靈感點,完善本小組的探究成果?!钡谒模故境晒?。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成果進行簡要介紹。小宇說:“我們從三個角度探究。第一,單位時間內車輪運動的弧長,即為線速度;第二,車輪運動的角速度,和題目中的一致;第三,車輪旋轉一周所用的時間,即周期?!蓖ㄟ^運用合作的方式,教師以自行車為合作的載體,在拉近物理和學生心理距離的同時,提升他們協(xié)作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獲得良好的高效課堂教學效果。
三、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知識感知力
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學,給與學生物理學習的親近感,提升他們物理學習的興趣度,讓學生在觀察、感受、分析和總結的過程中,感知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力,增強高中物理課堂構建的高效性。
例如,在講授“失重和超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塊乘坐電梯,并引導學生體會乘坐電梯的主觀感受,啟發(fā)他們運用物理知識解釋這種感受,提升其物理學習興趣度。在實踐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在電梯上升時,電梯給與身體強烈的支持力,即支持力大于重力,此為超重狀態(tài)。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在電梯下降時,自己的身體會有一種高空墜落的感覺,即重力大于支持力,為失重。教師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感受,增強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感知力,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并善于從學生的生活和認知中找到物理教學的突破口,讓學生在熟知的環(huán)境中,感知物理知識,分析物理知識,探索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力。
參考文獻:
[1]顧成綱.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1).
[2]李義松.如何利用思維教學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J].現(xiàn)代交際.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