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仙 張艷英
摘 ?要:從“懷柔策略”的字面含義中不難看出,關懷與柔性兩個基本特征極為明顯,而這些特征也標志著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具有較強的適用性。為此,文章就結合立足一個“小機會”,調動學生在?!白竦率囟Y”的積極性;通過“一張小紙條”,激活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常用“小微笑”和“小游戲”,帶動學生自我管理習慣的形成三個方面,將其踐行方案加以論述。
關鍵詞:懷柔策略;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踐行方案
引言:
由于班級管理作為班級風貌建設最為有利的說明,所以在構建良好的班級風貌道路中,教師勢必要做到摒棄“硬性管理”這一理念,讓柔性特征能夠充分展現(xiàn)出來。為此,懷柔策略的應用就變得至關重要,而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到班級管理工作有效踐行懷柔策略還需要加以深入地進行思考,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展開相關研究與探索,希望廣大小學班主任能夠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一、立足一個“小機會”,調動學生在?!白竦率囟Y”的積極性
就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言,學生的好奇心和挑戰(zhàn)心理往往非常強烈,一味地壓抑學生這兩種心理特點的體現(xiàn),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這也正是小學班主任慣用硬性管理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在改變這一普遍現(xiàn)狀的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做到善用懷柔策略,讓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感受到自身行為舉止所存在的不足,這樣自然能夠調動起學生在校期間“遵德守禮”的積極性,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其間,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一個小機會”。例如,學生在校期間通常愿意遲到,借此教師要向學生說明不遲到會有怎樣的好處,自己不妨可以盡量地去嘗試一下,由于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挑戰(zhàn)心理,所以學生勢必會體驗這些好處是否存在,而經過體驗過程后學生必然能夠感受到不遲到可以讓自己與其他同學在學習中處于同樣的進度,此后班主任要做出及時引導,向學生明確擁有極強的時間觀念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xiàn),這樣看似一個非常渺小的機會就能引發(fā)學生積極的嘗試,而引導過程恰恰調動了學生“遵德守禮”的積極性,進而更為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產生提供了有利前提,班級管理策略自然會從剛性向柔性轉變。
二、通過“一張小紙條”,激活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
眾所周知,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因為不僅要注意到怎樣才能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來達到班級管理目標,同時還要考慮到如何讓管理策略適用于每一位學生。基于此,班主任就要選擇“非公開”教育與提示的方式來進行,而適時向學生傳遞“一張小紙條”往往效果更加理想。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自我控制力差、自尊心開始形成的階段,所以班主任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舉動時,不能當眾指責學生,更不能當眾訓斥學生,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產生心理壓抑感。因此,班主任可以輕輕走到學生身邊,將一張“小紙條”塞入學生手中,上面可以寫到“談吐與行為大方是一名紳士必備的條件”等等。而這一張看似話語簡單的紙條,完全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去反思自己當前的行為舉止是否存在不妥,之后學生會立刻停止自己當前的行為舉動,并且有意識地去約束自己不良的言行舉止。這樣學生既不會感到自己沒面子,同時也會深刻地體會到行為舉動能夠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自我反思和教育的過程,而這也充分證明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得到了激活,班級管理策略也會由此變得更加具有柔性。
三、常用“小微笑”和“小游戲”,帶動學生自我管理習慣的形成
毋庸置疑,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普遍認為民主型管理是最為理想的,因為該管理模式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可在實踐中教師往往意識到實現(xiàn)學生民主管理是極為困難的,由此紛紛放棄了該管理理念,繼續(xù)開展硬性管理工作,但班級管理工作效果極不理想。而導致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fā)生該變動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管理策略的選擇并不夠合理,不僅要體會到“放權”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意識到“放權”后的“可控性”。在這里,班主任可經常組織開展一些具有拓展功能的“小游戲”,如,“雷池取水”等等,通過游戲過程引導學生構建先進班集體,要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只要有一名同學沒有與其他同學形成合力也不會構建出先進班集體。另外,在小游戲的開展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要經常保持微笑,讓學生能夠覺察到班主任的平易近人,因為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班主任的建議和引導才更容易浸入到學生的內心,才能更有助于學生產生相互監(jiān)督、自我管理的意識和習慣,班級管理也會隨即體現(xiàn)出“民主型”和“自主性”兩個理想特征。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發(fā)現(xiàn),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踐行懷柔策略并非易事,既要在踐行手段上做到高度適用,同時在手段的應用目的上做到高度明確,由此方可確保班級管理質量。因此,在懷柔策略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以及策略應用目的的明確性方面無疑成為了今后廣大教師實踐與探究的重點,還望其能夠積極分享各自的成功經驗與研究成果,力保班級管理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月晃.搭建溝通美麗橋梁 走進孩子心靈深處——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之溝通藝術[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1).
[2]戎丹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幾點體會[J].西部素質教育.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