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軍
摘 ?要:在農(nóng)村小班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合作、探究、互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情感處于積極、自由、寬松、安全的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的思維進入一個自由馳騁的空間。讓學生敢想、敢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意見。
一、注重小班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性
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可以融洽師生在課堂中的教學氣氛,易于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學情境。為了增強師生互動和加強師生互動的過程,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xiàn)。
(一)巧妙處理導言,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熱情。通過一個別致而精心設計的提問,一組逼真的數(shù)據(jù),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事例,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如,“比大”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導言,“三只小猴子坐在三種水果的前面,其中梨有4個,蘋果有3個,桔子2個”。學生聽完后,我接著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你是三只小猴子里的一員,你覺得你在分哪種水果時沒意見?分哪一種水果有意見?有什么意見?為什么?問題提出后同學們搶著舉手發(fā)言。這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用心善待學生錯誤的回答,創(chuàng)設安全的課堂環(huán)境。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都能答對,顯然這個問題是毫無意義的。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接受信息的快慢,思維角度的不同等因素,學生得出的答案會與“標準答案”截然不同,甚至有錯誤的,這些現(xiàn)象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都不要急于去否定或批評她們,這無助于課堂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學生錯誤的回答正好是教學的一個很好的素材,這時應當敏感地捕捉到這一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三)精心呵護學生的質疑,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質疑是對教師講述內(nèi)容、書本知識提出疑問,并表達出自己的看法,這是學生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質。對于學生的質疑要保護、要鼓勵、要認真對待。
二、注重農(nóng)村小班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平等性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師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學生相應地也會對教師以積極情感回報,會更深沉地愛老師。正如《學記》所指的“親其師,而信其道”。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重視師生人格的平等。學生是具有思想情感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人格、需要、愿望、尊嚴。老師對待學生,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評價。這就要求我們把學生與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立多方面深層次交流探討的關系。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實現(xiàn)教學活動中的平等。老師的教是以學生的學習為基礎的,學生是認知的主體。學生的學是教師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師教的過程,也就是為學生服務的過程。教師的主動性發(fā)揮得越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就越強。反過來,沒有學生的積極配合,則教師的主導作用必將削弱,就不會產(chǎn)生積極有效的教學活動。
(三)尊重學生差異,力求學生之間的平等。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在小班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給予每一位學生均等的機會,在課堂提問時隨機進行,對學習差的、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注意認真聆聽,仔細分析,不敢懈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活動中的主體,在課堂上要照顧到每一位同學。
三、注重農(nóng)村小班課堂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的新穎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開動腦筋,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可能性》時,教學在紙盒里放入9個球,它們分別是三個紅球、三個藍球、三個綠球,讓學生從紙盒里摸球之前猜一猜可能摸出哪幾種顏色的球,一次只可以摸出三個球。
生1:一定能摸出三個紅色球
生2:一定能摸出三個藍色球
生3:一定能摸出三個綠色球
生4:可能摸出兩個紅色球,一個藍色球
發(fā)言的學生爭先恐后,很好地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都產(chǎn)生了躍躍欲試的愿望。接著老師就順水推舟,放手讓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去求證。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很順利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農(nóng)村小班課堂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創(chuàng)新數(shù)學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小班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果,使我們的農(nóng)村小班數(shù)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與自覺。
參考文獻:
[1]張國權.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
[2]翟繼堯.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3]謝文秋.把小學數(shù)學課堂還給孩子[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