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萍
摘 要:初中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是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基礎。化學是學生初三才開始接觸的新型學科,化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生可能就無法產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甚至對化學學習產生排斥和畏懼的心理。因此,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就成為了目前化學教學的現(xiàn)實需要。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學;初中;化學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認識實際,已然成為廣大化學教師當前所重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的重要性,并在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特點和教學具體內容的基礎上,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寓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教學設計之中,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從而實現(xiàn)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一、完善課前學習,加強學生內容感知
課前的學習階段是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內容的重要階段,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對化學知識內容有一個感知,為后續(xù)的學習打好鋪墊。在該階段需要進行的活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小組劃分。教師要在課前階段積極的做好小組的劃分工作,有效的將不同性格特點、不同化學知識儲備、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互補性的小組劃分,并在劃分中充分的聽取學生的意見,以讓每個小組都能在后續(xù)合作學習中協(xié)調一致的進行。其二,整體感知教學內容。在課前階段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高效的預習。在這方面化學教師可以充分的借助思維導圖、微課、互聯(lián)網+多樣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預習,實現(xiàn)1+1>2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氧氣》內容時,化學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入將該節(jié)課的內容主干和知識聯(lián)系進行清晰的呈現(xiàn),如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其主要的用途等等,并借助相應的PPT課件對以上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點、難點等進行細化講解,同時,將以上內容制作成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模塊化的學習,讓學生自主的感知教學內容。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對人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人學習的大部分動力所在。初中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階段,學生打開了化學知識的大門,這一時期教學的教學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最終也是為了服務于生活。教師要選取生活當中的一些化學素材,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知化學知識的真實存在。
例如,在教學《水的組成》內容時,教師就刻意給學生了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首先,筆者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一則新聞:2017年9月23日在連云港港口三號拋錨,一艘貨船突然爆炸起火,部分燃油泄露,頓時海洋就成了一片火海,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水的密度要比石油的大,石油要漂浮在海水上面,因此會形成綿延不絕的火海。此外,筆者還給學生拋出一個問題:水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有的學生說可以做飯,有的學生說可以洗澡,還有的學生說可以澆地,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三、進行個別輔導,降低學生學習差異
個別輔導階段同樣是翻轉課堂學習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該階段主要是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以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在這個階段需要幫扶好小組和具體的學生。其一,幫扶小組。對于小組,教師要指出小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小組的合作學習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
例如,在教學《自然界的水》內容時,當某小組的成員積極性不夠高時,那么教師就要鼓勵該小組學生大膽的來發(fā)言,努力的為本小組出謀劃策,當某小組的對于一個特定的問題理解存在困難時,如某小組對水凈化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到位,教師就應當積極的為學生進行指點,如對于過濾這種方法要求一貼、二低、三靠,讓學生理解這些內容,促進合作學習朝著預定的方向前進。其二,幫扶學生。幫扶學生需要從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基本學習水平入手,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要在輔導中注重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儲備、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于提高層次的學生,要不斷的拓展學生的化學學習視野,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從而在差異化的輔導中讓學生更為高效的開展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化學教師要積極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形式,不斷的聯(lián)合優(yōu)秀的化學教師一起探索和改進有效教學方法和策略,并有效的優(yōu)化學習方式,全面的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不斷的發(fā)揮多種教學法的優(yōu)勢,有效的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班級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和鞏固。
參考文獻:
[1]康崢玲.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50):190-191.
[2]高瑞玲.淺析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