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霞
【摘要】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數學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作用,為此,如何精巧設問題,以問題來引導課堂,是當前數學教師較為關心的問題.問題導學法就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啟發(fā)學生思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積極研究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此來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問題導入;課堂提問;問題拓展
問題導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探究性教學方法.以問題為主線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以掌握知識,提升技能.問題導學法不僅能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還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問題導學法的有效運用策略,為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效率不斷做出努力.
一、問題導入,明確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利用問題進行新課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尤其對數學學科來說,利用問題導入新課知識能夠快速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投入到對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為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重視問題導學法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以“一元一次方程”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利用生活案例進行課堂導入:某超市對某品牌的酸奶進行促銷活動,酸奶的促銷價在原來價格的基礎上打了七五折,某顧客以促銷價買了兩箱該品牌的酸奶共花了90元,那么一箱酸奶的原價是多少?這一與生活相關的問題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紛紛拿著筆在紙上列著算式,筆者也趁機說道:“同學們,運用以往所學的知識,我們能夠算出這道題的答案,那么如何運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這道題呢?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一元一次方程.”這樣,順利引出了本課的知識,并引導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自主學習.
如此,通過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并設置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問題,以與眾不同的方式進行了新課導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問題中認識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并積極開展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了鋪墊.
二、課堂提問,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提問是問題導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課堂提問能夠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課堂教學策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教材內容出發(fā),以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依據,巧妙設計課堂提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例如,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上,筆者向學生講解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逆定理及相關應用,理論性較強的知識的講解使得學生逐漸失去對課堂的注意力,鑒于此,筆者提問到:“同學們,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在生活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誰能舉例說明一下?”學生的注意力瞬間集中到課堂中,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鑒于此,筆者繼續(xù)提出問題:“市政府為了解決張、馬、李三村吃水難的問題,打算新建一個水電站向三地供水.如果要向三個村莊鋪設相等的輸水管道,那么水電站應該建在什么位置?”問題一出,學生紛紛議論起來,有的開始拿起筆在紙上畫起來,筆者也趁機引導學生將三個村莊及水電站看作四個點,如何使水電站這個點到其余三點的距離相等.學生也都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課堂氛圍頓時十分高漲.
如此,通過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帶回到了課堂中,具有思考意義的問題更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氛圍,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問題拓展,鞏固所學知識,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問題拓展是問題導學法在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在完成相關知識的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提出拓展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自由討論,以此來檢驗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精心設計一些拓展性問題并積極與學生互動,以此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鞏固教學成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以“垂徑定理”這部分內容為例,在完成教材知識的講解活動后,為了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筆者對學生進行了習題拓展的訓練.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一張校園中花壇的圖片,熟悉的場景立刻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紛紛將注意力聚焦到課堂中,筆者趁機說道:“同學們,學校的大花壇是一個圓形的,花壇里面是一個以圓心為中心的正方形花圃,已知圓形的半徑和正方形的邊長,假設學校要在正方形的花圃中種滿月季花,那么圓形花壇中沒有種月季花的那部分面積是多少?”問題一出,學生先在紙上畫出相關的簡圖并標出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利用“垂徑定理”的相關知識進行演算并得出了結果.
如此,通過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相關習題的拓展訓練,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使學生更為深刻地鞏固了所學知識.與學生較為貼近的習題材料的引用更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對相關問題的探究過程中,從而推動教學活動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下去.
總之,以問題貫穿于數學教學活動的始終,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將起著指引和推動的作用.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問題導學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策略,為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應不斷探究努力.
【參考文獻】
[1]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271-272.
[2]候作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7(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