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杰
[摘 要]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tǒng)教學組織形式的不足已經更多地凸顯出來,在教學中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針對學生的不同進行教學方式和教學興趣的激發(fā),是現(xiàn)在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英語教學;組織形式;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英語作為重要信息載體,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廣泛應用,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然不適應當前的英語需求,所以教學活動中適度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組織形式,在鍛煉學生英語實用能力上下功夫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現(xiàn)階段班級授課制度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英語個性化學習差異。班級授課模式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多是按照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45分鐘教學,教師根據(j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新課程的安排,在45分鐘的教學中需要通過各類方式進行教學研究,也要通過合作教學模式的引入,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深度的探知。但要注意45分鐘的課堂時間限制,必然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能吃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局面。初中二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出現(xiàn)了分層,這種現(xiàn)象讓教育工作者進行思考,如何能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進行學習時間的支配,如何能更好地發(fā)揮同伴的合作精神。第二,班級授課制度使學生不能享受學習的自主權,同一個班級中學生受到能力差異限制,會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呈現(xiàn),所以教師應給學生留有空間和時間,不能不顧一切地包辦,給每堂課布置教學任務,教師盡量不要安排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給學生留一些自主學習的權利。
1.訂立師生學習公約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與學生制定學習公約,在教學中將內容進行分門別類的介紹,通過分科進行內容制作,實現(xiàn)課堂教學細化。如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語法、詞匯、句型、短文進行細化,師生間簽訂學習公約,學生自己制定學習任務由教師修改,教師要求學生每天完成一篇課外閱讀,每天牢記十個單詞,應用兩個句型進行句段練習,這些內容每天僅占學生一個小時的時間,在完成這些任務后學生可以學習其他學科,但要注意這個任務需要每天完成,教師要進行檢查,教師的監(jiān)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使學生能在全新英語教學組織形式中形成較好的學習理念。
若是學生在學習中沒有按照公約要求完成既定任務,教師應予以懲罰,當然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以通過勞動或周末彌補完成的方式讓學生達成預期任務,并讓學生遵守契約精神,形成較好的契約習慣。
2.開展課前活動
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開展課前活動,傳統(tǒng)的課前活動多是學生背誦短文或進行經典英文短文講解,其實教師可以換一種形式,將全班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在課前活動中進行表演,最好是情景劇,表演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要有旁白,然后小組成員做對話表演,每個成員都要參與,并在最后加入一個創(chuàng)意表演。全體學生參與,使得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能很好地學習,課下學生有關英語方面的交流也會頻繁。學生在課前看了一個小情景劇會更放松,在后續(xù)的課堂學習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參與情景劇表演的同學獲得成功和掌聲后會感到異??鞓罚踔聊軜淞⑵饘W習自信心。
3.課后學習進度登記
教師為全班制定學習進度表,要求學生每天按照學習進度表進行學習,將當天的課程復習,預習下一節(jié)課,每周進行知識細節(jié)點總結。學生完成這些內容后需要去登記,并將自己的知識點總結表交給課代表,由課代表整理后交給老師,老師通過觀看學生的知識總結表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在復習課上帶領學生完善表格內容。讓學生牢記表格中的重要知識點,然后在課下讓學生通過背誦鍛煉或造句的方式實現(xiàn)應用,以深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入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更好的分享學習經驗,鼓勵學生在一個小組內進行集體學習,小組成員間的監(jiān)督和鼓勵,會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同齡人在一起進行交流效率更高,在方法上往往要優(yōu)于教師指導。
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能契合教學改革,能在教學中深化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使得學生能在知識學習期間更好的認識和感知知識。英語知識內容學習,需要學生不斷累計才能有收獲,所以教師通過建立教師和學生監(jiān)督體系,讓學生在監(jiān)督體制的推促中更好的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陳坎鋒.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3):278-279.
[2]方少安.關于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2):205-205.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