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儉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學習壓力的增大,小學生心理問題呈現(xiàn)出多樣性和增長性的趨勢。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將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更要及時糾正小學生的以自大心理為主要問題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自大心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使得信息技術內容復雜良莠不齊。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滲透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幫助小學生擺脫自大的不良的心理問題,促使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發(fā)展。
自大心理就是小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他們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感到不在意,以為自己的學習是完美無缺的,總認為個人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是突出的,這種驕傲自滿的心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自大心理的出現(xiàn)是小學生對個人學習狀態(tài)認識不到位的體現(xiàn),也是學生過于信息沒有清晰的個人認知的體現(xiàn),小學生只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負心理的危害,努力克服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1.更新教學觀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要從更新教學觀念做起,開展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避免小學生自大心理的出現(xiàn)。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需求,使得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切實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增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例如,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電子板報”時,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依據(jù)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體驗設定一個制作主題,使得小學生可以感受到信息技術跟生活密切相關的聯(lián)系。如教師給定一個以熱愛祖國為主的制作情境,但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由于小學生自負心理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不用心。教師應該從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入手,進行積極有效的教學幫助小學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落到實處的教育和學習才是有效的教學,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進行情感教育,保護學生心理健康
小學教學應該重視情感教育,使得小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有利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符合學生世界,信息技術理論和操作入手進行教學,使得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得到提升,也有效避免了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自負心理的出現(xiàn)。愛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從內心深處激發(fā)出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熱愛和對教師的尊重,才能引導小學生積極投入到課程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不會有消極和懈怠心理的出現(xiàn)。
例如,在進行“網(wǎng)站與網(wǎng)頁”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個以小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網(wǎng)頁,使得小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心理重視程度。整個設計內容應該以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分析和具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呈現(xiàn),主要論述自負心理對小學生學習的影響,使得小學生不斷進行反思,有利于小學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促進健康心理的構建和提升。
3.設計教學內容,突出心理健康培養(yǎng)
教師應該添加關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內容,使得小學生可以感受到心理健康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中的自大心理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日常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tài)度,從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抓起,圍繞學生的心理健康展開教學有著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助推力,有助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身心投入和綜合能力提升,不會由于不健康心理的影響使得小學生感受不到相關的學習趣味,更不利于小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有效提升和綜合進步。
例如,在關于寫電子郵件和電子郵件的接收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心理安全教育。自負心理的表現(xiàn)就是驕傲自滿和眼高手低,不少學生認為這是最簡單的操作,不屑于動手進行實踐。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小學生往往會因為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不必要的失誤,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操作任務,不利于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滲透心理安全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學生克服自負心理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自負心理的產生阻礙了小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教師應該立足于實踐進行教學,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蔡曉程.基于信息素養(yǎng)優(yōu)化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討[J].名師在線,2019(7):50-51.
[2]劉鳳蘭.“以生為本”的小學信息學地方教材的開發(fā)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8(12):14-17.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