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改革也在同步進行。作為學生化學基礎培養(yǎng)的階段,初中化學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因此進行化學課堂的教學方式轉變勢在必行。本文對如今初中化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轉變與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03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29
化學作為一門應用性特別強的學科,實驗一直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逐漸無法滿足如今的教學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能否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和轉變,對于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如何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以及應用化學的能力,已成為廣大化學教師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 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重視不足
初中是學生剛剛接觸化學的時間,因此對于學生的化學基礎積累以及學習興趣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高有低,使得其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也各不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滿足于某一種教學方法,將無法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在如今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比較注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忽視對后進生的教育教學,也沒有調整學生學習方法和狀態(tài)的策略,這是教學方法不足的最明顯體現(xiàn)。
(二)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不足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角,而學生只能作為聽眾來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這樣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使得學生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和應用思維。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聽講之外,在生活中對于化學依然處于較為茫然的狀態(tài),沒有繼續(xù)學習的動力,逐漸失去學習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三) 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目前許多初中化學教師仍然采用講述為主的教學方式,偶爾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也由于缺乏技巧而收效甚微。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將會十分乏味。除了這種情況外,還有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程內(nèi)容的重點把握不足,對于習題的講解也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領悟能力,同樣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越來越低。這些對于提升教學質量都是非常不利的。
(一) 傳授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化學學科雖然不如語文、數(shù)學等基礎學科在生活中應用的機會多,但是其也具備自身的特點,無論是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還是日常生活中化學的應用,都說明化學本身是一門涵蓋較廣、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選擇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色教學方法,將這些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以此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在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觀察法就是一種常用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化學實驗之中。教師通過傳授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并讓學生自行觀察,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記憶實驗的效果和反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進行化學課堂教學
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來擴充學生的視野,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等目的。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等教輔工具的應用,讓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以及化學的作用有更加深入和直觀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學生進行化學實驗之前,教師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也可以讓學生觀看實驗的操作視頻并講解,然后在進行實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實驗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使用恰當?shù)姆椒ㄌ岣邔W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時候是憑借自身的興趣而進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有效提升課堂質量。為了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明確初中化學教學的目標,不以成績?yōu)槲ㄒ坏淖非?,通過組織化學實驗、課外活動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探索未知的欲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端芳.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yōu)化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
[2]蘭威.對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4(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秦國斌(1974.12—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育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中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S[2018]GHB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