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重詞語運用講解輕文本結(jié)構(gòu)解讀,重輸入輕輸出的現(xiàn)狀,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10 Unit1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案例為載體,將思維導圖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文本結(jié)構(gòu)和文本內(nèi)容,借助思維導圖寫出故事梗概,促進信息的有效輸出,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的基本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文本解讀;故事梗概
【作者簡介】林冰,福建省永泰縣第一中學。
閱讀是語言的輸入,寫故事梗概是語言的輸出,從閱讀文本到寫故事梗概是從語言的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也是學習到運用的過程。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一節(jié)良好的閱讀教學設計要幫助學生掌握抓住要點、獲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內(nèi)涵、掌握文本結(jié)構(gòu)和文本內(nèi)容、寫出故事梗概等閱讀技能。長期以來,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一直是困擾著許多高中英語教師難題。本文嘗試將思維導圖貫穿文本解讀全過程,幫助學生梳理閱讀文本,歸納要點,引導學生構(gòu)建文本篇章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支架搭建的有效性,最終達到高效輸出,寫出故事梗概,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現(xiàn)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把本來完整的閱讀文章碎片化,只提取重點單詞、詞匯、長難句及語法進行分析講解,看似扣緊考點直擊高考,實際是直接忽略了文本內(nèi)在所涵蓋的豐富的文化含義,情感體驗及整體語篇。二是閱讀教學急功近利,學生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品嘗不到文本的魅力,對英語閱讀畏難排斥。三是學生為完成幾道題目而被動閱讀,停留在對文章表層的理解,教師也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分析文章背景、深層含義的能力,沒有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而抑制了學生主動參與閱讀的積極性,無法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享成果,概括表達這一閱讀過程。
二、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也叫心智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所發(fā)明的一種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同時運用大腦皮層的所有智能,包括詞匯、圖像、數(shù)字、邏輯、韻律、顏色和空間感知等,利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理論等,把人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可視化。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對學生的幫助主要有:一是圖形化表征,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重點、創(chuàng)新思維。二是層次明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本結(jié)構(gòu)、理解文本內(nèi)容、搭建文本支架。三是發(fā)散性的特征,可以幫助學生探索學習過程、挖掘思維模式、形成高層思維。所以,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獲得愉悅的認知體驗。
三、教學案例分析
1.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歌頌堅韌不拔的精神。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都是依據(jù)這話題設計。熱身的三個故事旨在指導學生認識到:(1)挫折不可怕;(2)成就大業(yè)的人在挫折失敗面前表現(xiàn)出的精神往往是相似的。第一篇閱讀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南極探險故事——一次成功的失敗。失敗是因為沒有到達目的地船就沉了,成功是因為全船人意志堅強,團結(jié)一致,克服重重困難奇跡般生還。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培養(yǎng)敢于冒險,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團結(jié)合作,積極樂觀等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運用思維導圖,了解篇章結(jié)構(gòu)提煉文本要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邏輯性創(chuàng)造性表達自己的觀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借助思維導圖,寫出故事梗概。
2.教學過程設計。
Lead-in
Do you know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in Chinese? How can we say the same meaning in English?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標題是學生熟悉的俗語,用思維導圖解讀標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d , nothing gained,教師用思維導圖讓學生用不同的詞替換ventured 和gained,既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又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實現(xiàn)從已知知識到未知知識的遷移,自然地導入到課文的中心話題——克服困難以獲得最終的成功。
Step I Warming –up
一張圖表式Flow Maps的思維導圖進入熱身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快速瀏覽熱身的三篇故事,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地得出一個結(jié)論——只有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的人才會擺脫困境走向成功。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為接下來的閱讀掃清障礙。
Step II Pre-reading
Suppose you choose to go on an expedition to Antarctic. Do you know Antarctica? People often call it one of the most unfriendly places on earth. Why?
設計意圖: 借助蛛網(wǎng)型(Spiders)思維導圖的能激發(fā)發(fā)散性思維的特點,了解南極的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才能深切體會到探險隊員們所面臨的巨大生存條件,為接下來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做好鋪墊。
Step III While-reading
1)Reading for the title
Are you curious about the title?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raise?
\* MERGEFORMAT設計意圖:文本的標題——“一次成功的失敗”,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能調(diào)動學生好奇心,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就題目提出心中的疑問,借導圖清晰體現(xiàn)學生的關注焦點,再次為文本閱讀埋下伏筆。
2)Reading for prediction
Go through the first paragraph , observe two pictures ,and then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
設計意圖:借助思維導圖的圖形化特征,具體直觀地體現(xiàn)人腦中的預測。變抽象為具象,增強學生閱讀信心,有利于接下來的閱讀任務的實施和開展。
3. Rereading the title
Reread the title and tell us what failure refers to and what success may refer to . And then guess how they turn failure into success.
設計意圖:經(jīng)過預測及重讀標題,學生大體能回答標題帶給他們的疑問——“一次成功的失敗”中失敗指的是什么,成功又可能指的是什么。心中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更多期待,閱讀目的性更強。一張思維導圖再次清晰地引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失敗和成功之間他們經(jīng)歷了什么?他們是通過什么手段把失敗扭轉(zhuǎn)成成功?與文本文字互動效果更佳。
4. Reading for structure and some details
Go through the passage to find out how many parts it can be divided , what difficulties they met with , how they deal with them and whether they succeeded/survived.
設計意圖: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積極幫助學生勾畫“箭頭圖示”思維導圖,不但可以梳理文本,使學生在閱讀的“讀中”環(huán)節(jié),強化對文本結(jié)構(gòu)的認識,精確捕捉文本要點,增強邏輯性,降低閱讀難度,還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實現(xiàn)“讀后”——從讀到寫(故事梗概)的過渡。
Step IV Summary
Summarize the passage in your own words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s, using about 30 words.
以下是一些學生所展示的Summary:
(1)Their expedition to Antarctic was a failure , but with their optimism and perseverance, they managed to overcome lots of difficulties and were eventually rescued .Therefore , it was a successful failure.
(2)Their attempt to be the first people to set foot on Antarctica failed; However Shackleton made tremendous struggles to save his men and finally everybody survived.
(3)I read an advertisement and was hooked and secretly hid aboard the ship. Finally I became a steward. The Endurance became stuck in pack ice and crushed and “we” had to camp on Elephant Island. Shackleton with five others sailed to South Georgia to bring help and the rest remained on Elephant Island.
設計意圖:輸入為了輸出,前面繪制和呈現(xiàn)的多張各式各樣思維導圖就是為了讓學生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多維理解文本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為最終實現(xiàn)文本輸出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回顧式地呈現(xiàn)了4張思維導圖,包括兩張人物特點網(wǎng)狀圖,利于學生梳理、歸納,精確提煉總結(jié)出篇章要點,化繁為簡,輕松寫出故事梗概。
3.教學反思。不同模式的思維導圖貫穿支撐本節(jié)課,圍繞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一氣呵成。更重要的是再次讓學生明白面對困難只要不放棄,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相互幫助,最終定能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突出重點、邏輯嚴密的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在復雜文本中高效地拂塵見金,并輕松地對篇章內(nèi)容提煉總結(jié),加深理解主題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在實現(xiàn)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同時增強學生對語篇閱讀的信心,提高學生篩選和獲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讓筆者遺憾的是:本節(jié)課應該添加學生自主畫他們自己的思維導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比如 reading for the title,甚至在Reading for the structure and details都可以鼓勵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畫出富有其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畫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對文本加深認知的過程,既是挑戰(zhàn)也是收獲。
四、結(jié)語
“一圖勝千言”,圖上的世界清晰明了,圖上的世界環(huán)環(huán)相扣,圖上的世界層層遞進,圖上的世界奇妙無比。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結(jié)構(gòu),理解文章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頭腦風暴,展示發(fā)散性思維的過程與成果。所以,在詞匯講解、語法教學中也可借鑒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英]東尼·博贊,陸時文譯.思維導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4.
[3]劉陽.“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其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4.
[4]張春梅.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
[5]趙杰.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外語教育, 2018.
[6]閆慧.培養(yǎng)學生思維力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策略[J].現(xiàn)代教育,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