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嚴重束縛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因此初中物理不僅要關注于對學生進行本學科知識和探索技能的培養(yǎng),也要關注學生學習愿望、創(chuàng)新意識、開放思維以及科學精神方面的養(yǎng)成。教師要積極研究學科知識的隱含價值,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因素,鍛煉其堅韌的意志品格,完善其健康的人格。此外,教師還要通過恰當?shù)姆椒ㄒ龑В浞职l(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形成敢于探索、主動創(chuàng)新的精神。本文結合初中生物理學習的心理特征,讓學生享受學習;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上,讓學生在挫折與失敗中完善人格,談一談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與案例
1.初中生物理學習的心理特征概述
初中生處在青春期的開始,正是精力最旺盛、思維最活躍的年齡段,同時也是最敏感、最具可塑性的階段。首先,從物理學習的角度來看,這一階段的孩子充滿著好奇,因為物理本身就是一門與生活生產緊密相關的學科,學生身邊的很多生活現(xiàn)象都與物理相關,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成功引起學生好奇心理的共鳴,就能有效地強化他們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其次,學生也正處于愛玩好動的時候,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感到學習枯燥,因此物理教學要充分發(fā)掘自己學科優(yōu)勢,讓學生在活動中融入課堂,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綜合能力;最后是畏難心理,因為初中物理很多章節(jié)的內容還是較難掌握的,再加上平常學習遇到難點羞于開口提問,實驗過程不愿動手,考試時畏首畏尾,最終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
2.初中物理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與案例
2.1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享受學習
唯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的輕松與和諧,學生才能享受學習。首先,教師要積極構建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用平常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學生心理層面的安全感,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對知識的構建中。比如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時,教師巡視教室,適時地介入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學生平等交流,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并有策略地鼓勵學生或啟發(fā)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當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尊重時,他們會更加積極而主動地和老師進行交流,充分激活自身思維。
其次,當前教育亟待改變的一點是破解“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這一迷局?;谶@一問題,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要相信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和潛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觀點和思維,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構建認知。教師要在課堂內外建立起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合作關系,能讓學生進行有效良性溝通及合作學習。
最后,教師要能充分借助學生對物理學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認知動機,強化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例如在“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時,筆者鼓勵學生列舉物體吸放熱過程溫度改變的實例,啟發(fā)學生猜測不同物質溫度變化差異的原因,啟發(fā)學生提出一系列可能因素后,有學生提出他自己的一個想法:物體溫度的改變差異還可能與其顏色有關,如在光照條件相同時,黑色物體溫度上升幅度明顯要高于白色物體。對于這一猜想,筆者首先表揚了這位學生積極思考的優(yōu)秀品質,同時也告訴學生,物體的顏色會影響它們在光照條件下能量吸收的本領強弱,相關因素已經被熱量大小所覆蓋,因此不宜在此重復。而后筆者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學習,結合具體的任務安排,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并選用器材進行實驗探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2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挫折與失敗中完善人格
學生在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的時候,因為理解角度和認知程度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在感受和體驗上的區(qū)別,這些個性化的體驗可以搭建起由知識到能力的橋梁。
學生探索過程中情感體驗對他們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無論是對挫折和失敗的體驗,還是對成功和勝利的陶醉,這些都能幫助學生深刻感悟科學本質,讓他們領悟科學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即便部分同學在探究過程中備受挫折和艱辛,卻勞而無獲,只能通過老師的幫助來實現(xiàn)認知,但我們不能說學生因此什么都沒學到,因為至少他們知道了怎么做會造成失敗,這就是他們探究過程的重大收獲。
例如,組織學生學習“電流的磁場”一節(jié)時,在他們未曾預習的前提下,筆者提出問題:電流能夠在所處環(huán)境形成磁場,你能設計出驗證上述論斷的實驗嗎?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的設計更快更好。學生對此非常投入,他們積極展開思考和討論,并嘗試著相應的操作,但卻無一成功??粗鴮W生面帶沮喪的神情,筆者微笑著安慰了他們幾句,并給他們介紹了奧斯特發(fā)現(xiàn)“電生磁”的故事,同時進行了實驗演示。學生感觸很深:“科學研究工作真是不簡單,科學家能堅持下去,真是毅力驚人。”“以前以為科學家隨便擺弄兩下儀器就能搞出什么名堂,今天我才感受到,原來成功之前需要有這么多的挫折和付出?!庇缮鲜霭咐梢钥吹剑诮虒W中,學生對挫折和失敗的體驗能讓他們真正領悟到“吃一塹,長一智”的人生智慧,對他們的后續(xù)學習和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不斷地轉換教學理念、精心設計課堂來達到,相信這樣是可以合理地協(xié)調“教書”與“育人”這兩項工作的,能讓學生身心健康的良性發(fā)展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屈建立.物理課堂滲透心理教育教學初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05)
【作者簡介】
劉一迪,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
【重要榮譽】
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