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萍
摘 要: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從外因和內因兩個角度闡述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學為中心”,希望以教師、學習環(huán)境變化之外因,催化學生之內因,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愛學、樂學的學習能動性,逐步讓數學課堂教學朝著生態(tài)和諧的方向發(fā)展,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學為中心;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我們要發(fā)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教師引導學生入數學學習之門,學生自身想學了、愛學了、努力學了,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對數學有正確的認識,有求知的興趣,努力投身實踐,各方面水平就可提高。因此,從外因和內因的角度說,學生必須是學習數學的主人。
一、設置學習任務單,培養(yǎng)自學探究精神
翻轉課堂也叫“顛倒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特點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上課前教師布置相關的自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前初步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探究精神。
二、學生自學“提”質疑,教師課堂“抓”疑難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薄耙伞笔球屖箤W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一般來說,學生的思考動機都是從疑問激起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通過思考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難,教師分析疑難并進行解答,這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這樣做,有時效果較好,但有時浮于就事論事,對活躍學生思維、加深學生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大起作用。作者覺得很慶幸,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師生喜愛之時,本學校引進了,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每位上課的學生都對應有一部平板進行學習,學生覺得學習方式新穎,樂于投入學習。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需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可在平板提出質疑,高效率收集學生疑難。課堂上引導同學互相幫助回答對方的問題,學生講不到位的地方教師再“抓”疑難,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組織學生討論疑難,讓學生發(fā)揮聰明才智,相互啟發(fā),大家受益。不僅使學生印象深刻,經久不忘,而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鍛煉。比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預習,提出疑問,發(fā)現學生中普遍有這幾個疑惑: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嗎?怎樣測量角的大小?角的開口方向不同,測量的方向怎樣擺放量角器?這些疑問我上課時暫時不作回答,而是讓學生通過“對子”學習去揣摩、小組討論去探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學得認真,學得積極、有效。
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培養(yǎng)會學技能
在教學實際中,我們必須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適時地更新教學理念,利用現代教育信息化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我在結合新課改要求和新的翻轉課堂理念的前提下堅持生生原則,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理清知識結構的聯系與區(qū)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闡明:“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基于以上理念,我從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關注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生活與數學的聯系,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活動和合作的有效組合,實踐探索的多樣性、層次性、開放性,使學生始終保持盎然的情緒,在愉悅中生成新知識,得到新發(fā)展。比如,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的認識》時,學生通過課前觀看微課,對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已有初步認識后,我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找出這三者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將結果填入表中。這樣引導不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引導學生追本溯源,捋順了知識脈絡,提升了數學素養(yǎng)。
(二)強化邏輯思辨,誘導學生正確認知數學
教師扎實的基本功首先凸顯在較強的邏輯思辨能力上,即能引導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要有一定的分析預見能力,能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吸收知識。教學過程中,體現在教師能及時糾正學生對問題片面和絕對的認識,能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索和認真分析作出預測性解答,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誘導其正確認知。比如,在《數學廣角——合理安排》中,我設計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帶著問題小組討論,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自主設計方案,最后通過展示、比較、評價找出最優(yōu)化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我不斷地巡查,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適當的指引。我會在旁邊問:“在燒水的這8分鐘的時間里還可以干什么,是在旁邊等嗎,還是可以做其他的呢?”我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總結:可以看到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就越少。我們把這種最快讓客人喝上茶的方法叫做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筆者認為,翻轉課堂上多讓學生用思維導圖去解決問題,能強化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有效達到教學目的。
在“學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我們要抓住機遇,培養(yǎng)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并會提出有建設性的問題的技能,慢慢提高學生學會質疑的能力,并利用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互幫互助解決疑難的良好學習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養(yǎng)成不懂就問、懂就會用數學語言分享解題思路的良好學習習慣。只有想方設法讓教師借良好學習環(huán)境之外因,促學生之內因,筆者相信圍繞“自學、會學、愛學、樂學”能解決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那么,我們必須全力去培育、去呵護祖國的這些“嬌嫩的花朵”,讓它永遠綻放“生命和美”。
參考文獻:
王奕標.構建新一代互聯網自主學習模式的理論和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