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琛
摘 要: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中小學的體育教學一直處于被忽略的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諸多問題。立足中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以期通過努力,找到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中小學;體育教學;問題;對策
中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的運動意識啟蒙和運動協(xié)調(diào)性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立足于新課改,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可發(fā)現(xiàn):目前的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而這些成為阻礙教學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的直接因素。對此,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小學體育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得到良好的鍛煉,實現(xiàn)全面、健康發(fā)展,相關教育者就需要深入分析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并基于此,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
一、當前中學階段體育學科教學問題分析
1.教學理念落后,對體育教學認識不足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重復教授考綱規(guī)定的一些基本動作和基本知識,除此之外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這些東西過于簡單,學生一學就會,但教師沒有擴充內(nèi)容,導致學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鍛煉,喪失了對體育的興趣,同時也造成了學生對體育是一門無關緊要的學科的認知。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還存在認識深度不夠的問題。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功利主義思想非常普遍,而且對青少年的影響較嚴重。雖然很多中小學校對體育教學及其管理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而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強體育教學,比如增加體育課時、加強體育課上安全保護以及從學分上提高重視等。然而,該種教學理念只能從表面上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也非常重要,至于為什么重要卻不求甚解。在學生看來,體育課不再是多余的,而是有學分,為了考試而去重視體育課,這是不可取的。這表明,能夠意識到體育學科教學重要性的學校并不多,仍然擺脫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藩籬,教學理念仍然十分滯后。
2.教學方式單一,忽視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精力有限,因此,其教學內(nèi)容比較簡單,以基礎內(nèi)容為主。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異于其他課堂上的“滿堂灌”,與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的終極教育目標格格不入,同時極易使學生喪失對體育的興趣。中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未能有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不夠科學、合理、有效的體育教學,致使學生喪失對體育的興趣,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學效果不佳。
3.教學資源缺乏,體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隨著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雖然國內(nèi)中小學學校不斷加大對體育教學條件的改進與完善,但是基礎設施建設依然顯得非常滯后。尤其是應用與管理過程中存在著管理不善的現(xiàn)象,以致于很多體育器械快速老化,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無法有效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目前仍有大部分學校的教學資源并不完善,特別是體育教學資源的匱乏,顯然是限制體育課堂正常進行的重要因素。因為學校體育資源有限,所以學生可以做的活動非常單一,學生根本沒有充足的運動場所及運動器械進行體育活動,無法實現(xiàn)運動的目的,課堂枯燥無聊,無法順利展開體育教學工作。
二、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中小學階段體育學科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轉(zhuǎn)變體育教學思想觀念,加強對體育教學的認知
為了響應當前國家號召的全民健身運動,學校和老師都要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換角色。中小學校應優(yōu)化整合現(xiàn)有資源,向?qū)W生、家長進行宣傳教育,提升學生及家長對體育的認知。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體育競賽活動,強化體育思想觀念,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以此來幫助學生和家長全面了解和認知體育,讓學生能夠喜歡體育、愛上體育,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實踐中。
2.創(chuàng)新教學體系,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師可以引入優(yōu)質(zhì)網(wǎng)絡資源,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到知識,還可以在課下利用網(wǎng)絡資源自主學習。網(wǎng)絡資源的引入可以提高學生興趣,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以往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活動無非是田徑運動和球類運動,學生已沒有任何新鮮感,如今,體育運動的種類越來越多,很多運動是可以應用于體育教學中的,這些運動都得到了中小學生的青睞,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感受到學習的魅力所在,進而促進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3.增加資金投入,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在中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體育學科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憑借教師簡單的口頭教學及肢體示范,是不可能確保體育課程教學實效性的。體育教學設備對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是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應該撥款為學校購置需要的體育教學設備,另一方面,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爭取資金,拓展體育場地,購買體育教學設施設備,不斷充實活動器材。
總而言之,中小學體育教育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目標,改變體育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模式,以此來確保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郭小洋.淺議新課程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
[2]劉洋,蔣金武.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運動精品,2018(12).
[3]鄒小紅,周維.淺析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語言藝術(shù)[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