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麗
摘 要:就當前的小學生語文閱讀情況來看,閱讀量小、閱讀面窄、閱讀能力低下等問題大量存在。造成如此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采取單篇閱讀的方式,使學生在選文閱讀中受到了能力限制。在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為了促使學生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嘗試采取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方式,采取多樣的方法在引導學生整本書閱讀中豐富知識儲備,掌握閱讀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略讀法;速讀法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打破教材選文的限制,根據(jù)學生的語文閱讀實際情況和閱讀興趣,圍繞教材文本內容向其推薦與之有關的多種類型的書籍,并采取多樣的方法指導學生在大量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發(fā)展脈絡,掌握細節(jié)描寫等,以此產(chǎn)生極具個性的理解和感悟的閱讀教學活動。那么,我們要采取何種方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呢?
一、略讀法
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在其有限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驅使下,往往難以整篇閱讀文本內容,由此導致其整本書閱讀效果不盡如人意。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會應用略讀法對學生加以引導,首先在學生拿到了文本內容之后,我先引導學生看看題目,猜測這篇文章主要在講述什么內容,然后看一看序言,猜測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么。以此對全篇內容有一個感性的認知。以《石榴》為例,我在課堂教學之初,先引導學生閱讀、分析這篇文章的題目在講什么,作者可能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石榴。根據(jù)文章題目,學生可以輕松知道這篇文章是對石榴進行描繪。結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作者可能是從石榴的外形進行的描繪,也可能是對石榴的味道進行描繪,還有可能是對石榴身上所具備的精神品質進行描繪……在學生這樣答案的猜測下,其可以對整篇文章產(chǎn)生感性的認知,進而站在整體的高度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分析。如此教學不僅可以降低語文閱讀難度,還可以使學生在整體意識的驅使下,對文本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同時還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一舉多得。
二、速讀法
速讀法與略讀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在強調閱讀的速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引導學生速讀文本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其閱讀速讀,利用有限的時間閱讀大量的文本內容,還可以提升其專注程度,將注意力集中在文字語言之上,理解文本內容,識記更多信息,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升。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我會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來實現(xiàn)速讀教學。
1.眼部訓練,掌握掃視法
眼睛是大腦的窗戶,眼睛動得快,讀到的東西才會多,讀到的東西多了,知識儲備自然就增多了,知識儲備增多了,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對此,我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擯棄了傳統(tǒng)的逐字逐句閱讀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以句子和段落為基本單位進行閱讀。在這樣眼部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視距可以得到擴大,在閱讀多種內容的過程中,獲得理解水平的提升。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需要注意一點,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有限的,在眼部訓練的過程中,倘若沒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將會做出一些與閱讀無關的事情,導致閱讀效果不進入人意?;诖?,在整本書閱讀活動開展中,立足文本內容為學生設置問題,以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問題的引導下有針對性地掃視文本,從中探尋問題答案。以《小蕩漾脫險記》為例,這篇文章主要是由5個自然段組成的,分為“遇險”和“脫險”這兩部分。對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我結合文本內容,首先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小稻秧遇到了哪些危險,遇到危險之后,它是如何脫險的呢?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還可以帶著問題快速掃讀文章,從中探尋問題答案。
2.關鍵訓練,掌握搜索法
眾所周知,快速搜索能力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速度的關鍵所在。對此,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該閱讀方式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大量的文字語言閱讀中快讀地找到關鍵語句或詞匯,以此在對關鍵詞理解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產(chǎn)生感性的認知,促進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我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運用搜索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出段落中心句或重點句,以此對其進行分析,理解文本內容。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采取多樣的方法,如略讀法、速讀法等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在開闊學生視野的過程中,促進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玉潔.淺談整本書的閱讀策略:以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目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17(29):69-71.
[2]李黎明,辛紅.小學教師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狀及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10):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