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離不開文化的學習。不同國家和民族在語言習慣、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生活方式上都有差異,因此其語言文化必然有差異。在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間的交流愈發(fā)頻繁,但由于對文化差異缺乏足夠的認知和理解,導致人在人際語言交際上出現(xiàn)障礙和誤解。要想學習好一門語言,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當下英語教學中,老師對于西方文化的介紹不夠充分和深入,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本文對中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這將有助于中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中職教學;跨文化意識;文化教育
作者簡介:王文茹,福建省泉州市農(nóng)業(yè)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8-0056-02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科學知識的學習以及世界各個方面信息的交流有很大的幫助。由于當前中職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普遍較差,加上英語教師自身觀念的局限性,以及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較為傳統(tǒng)單一,使中職生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缺失。
1.培養(yǎng)英語跨文化意識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語言學習重在運用,我國中職學生職業(yè)定位強調應用性,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國際性的交流合作逐漸增多,跨越文化的語言交流是當今社會發(fā)展中必要的一項內容。[1]對于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規(guī)范等方面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理解英語國家人民的思維方式及語言行習慣,了解英語中承載的思想文化,正確理解英語語言的發(fā)展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為發(fā)展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奠定了必要基礎。
2.培養(yǎng)英語跨文化意識有助于突破跨文化交際時的障礙。人們運用語言認識世界,進行人際交往時,通常都會按自己已有的語言認知對其他交際語言做解釋,這在跨文化交際時常會產(chǎn)生誤解。英語語言教學與西方文化教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了解和尊重西方文化,并吸納其文化中優(yōu)良的部分,拓寬視野,破突思維局限性。在跨文化交際中,減少因文化不同而產(chǎn)生的障礙,使溝通交流更為順暢。
3.培養(yǎng)英語跨文化意識有助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缭轿幕浑H的能力屬于多維綜合的觀念,包含行為、知識以及思維等維度,同時也包括個性以及情感的維度。涵蓋行為能力、認知能力及情感能力,三者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互相影響不能分割。加強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知識以及語言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加強培養(yǎng)學生對目標文化以及原文化兩者間的理解與認識。這樣學生就會在語境中發(fā)展多元文化敏感性,從而培養(yǎng)有效跨文化交際的能力。[2]在這十幾年來,我國逐漸加強對交際法教學強調的語言社會交際與使用,表明語言學習與文化認知關系的重要性。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對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極大的助益。
1.教師不夠重視并且課時安排不足?,F(xiàn)在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大多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把學生的職業(yè)技能以及實踐能力培養(yǎng)是放在第一位的,安排的課程都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為主。類似于這種教學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對學生在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3]英語課程無論是在哪個階段的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而中職英語也是很重要的基礎課程,但英語課程安排常存在課時不足現(xiàn)象,大部分老師認為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好英語語言知識,完成教學進度就可以了??陀^上的課時有限性,加上教師主觀上的思想局限性,導致更加注重英語的知識積累,而忽視英語的語言文化,因此學生跨文化意識較弱。
2.教材內容的局限。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學生理解文化的差異,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包括師生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當前中職英語教材已經(jīng)有很大改善。如今的英語教材不僅是局限于基礎知識,同時增添了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同時開始融入一些意在加強跨文化意識方面的知識。但受篇幅的限制,教材只能提供有限的知識信息,無法對英語背后所承載的西方文化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呈現(xiàn),在一定程度使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受到限制。
1.通過解析英語的習慣用語,理解文化內涵。同一種語言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當中存在很大的差異,能夠呈現(xiàn)出主要差別的就是習語,習語所體現(xiàn)出的差異直接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求老師應在課堂上解析與習語相關的歷史文化,讓學生可以深刻認識到文化的來源以及它的用法。比如英語中的green,這個單詞不只是綠色的意思,同時也有金錢和力量意思,并且老師如果給學生展示出底色是綠色美元圖片,對此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這層內涵。
2.采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跨文化的感性認知。如今中職學校的教室里基本配備有多媒體設備,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的音頻和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對比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增強跨文化的感性認知。講解中西方重要的節(jié)日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人們慶祝不同節(jié)日的小視頻,對比中西方慶祝節(jié)日的異同。比如:把春節(jié)和圣誕節(jié)進行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在這兩個中西方最重要節(jié)日里,人們的慶祝方式有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同,討論為什么存在這樣的差異,是受了哪些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影響,通過學習、思考及討論,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有更真切和深入的領悟。
3.運用微信平臺,補充中西方語言文化教學。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老師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開展移動教學,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教師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上傳語言文化主題微課、相關文章圖片、進行主題討論等。學校的外語教研組可以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號,進行中西方語言文化相關知識的傳播,公眾號自帶的問答交互平臺可以讓學生輸入相關問題,學科老師在后臺進行答疑解惑。
4.手機輔助教學,拓寬跨文化視野。智能手機已在中職學生中普及,對手機進課堂進行合理運用,能夠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手機輔助學習。以外研版中職英語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What an amazing place!為例,在學習談論倫敦這座城市的對話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手機快速搜索關于倫敦這座城市的介紹,并分享自己對這個城市的認知。為了防止學生課堂上用手機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教師可在不需要使用手機輔助教學時,讓學生將手機統(tǒng)一放在桌角調到靜音狀態(tài)。
5.運用人機互動,體驗跨文化交際。人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已逐漸展開,人機互動智能平臺可以讓學生在虛擬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交際體驗。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設計成有趣的游戲闖關比賽、情景角色對話、圖文講解配音等人機互動體驗活動。以外研版中職英語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Whats your travel plan?為例,在讀寫環(huán)節(jié),閱讀國內外特色旅游項目時,教師可以在人機互動智能平臺上導入自己設計的國內外著名景點的英文介紹小視頻,學生觀看完畢后,通過人機互動,完成這些景點相關知識的答題競賽,得分達標者晉級為導游,得分未達標準者則成為游客。雙方在人機互動智能平臺設置的虛擬動態(tài)景點中,邊游覽景點感受國內外不同的地域風情,邊用英語進行交流對話,這是一種很好的跨文化交際體驗方式。
學習語言離不開學習文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必要且重要的。英語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是可以有機結合,相輔相成的。中職英語教學中要把對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和對英語語言文化的學習結合起來,實踐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對語言文化的學習不僅限于課堂,可充分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拓展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1]陳精飛.中職英語教學中對跨文化交際的一些思考[J].考試周刊,2015,(37):91-92.
[2]周雨.談中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途徑[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11):167-168.
[3]卓海燕.中職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校園英語,2017,(49):76-77.
責任編輯? 胡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