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麗娜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新目標,其中就包括公共參與意識。公共參與意識納入政治教學體系中,可以彌補政治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不斷延展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能積極培育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诖?,以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為例,探究培養(yǎng)學生公共參與意識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核心素養(yǎng);公共參與意識
公共參與意識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社會公共實踐,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有序和合法的參與。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策略對學生進行公共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和滲透。提高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
一、秉承“生活化”教學理念構建權利課堂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指導學生政治生活的理論依據(jù)。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秉承“生活化”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建構權利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和公共參與能力。
如,在學習《遵守社會法則》這一單元內容時,筆者為學生例舉了一系列社會“怪異”現(xiàn)象:有些人為了追求經(jīng)濟利益,降低生產(chǎn)成本,制作假冒偽劣產(chǎn)品;有人公共意識低下,隨地吐痰、亂扔煙頭;還有些人肆意謾罵他人,暴露他人隱私。并要求學生就這些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學生聽到問題后,自由結組后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些小組認為這些行為需要法律條文制止;有些小組認為這些行為涉及個人道德素質;還有小組的學生認為我們也有權利制止這些行為,維護社會環(huán)境。聽到學生的回答后,筆者都給予了肯定。并以此為契機,帶領學生進入了本課的學習中,了解我們究竟有哪些社會權利可以使用。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多種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使得學生愿意為糾正社會亂象貢獻自己的力量,提升社會生活參與意識。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打造活動型課堂
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政治術語學生不是很理解,因此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教學活動,提升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初中政治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如,在學習《走進法治天地》這一課內容時,筆者為學生列舉出幾個生活案例,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
問題一:村子為了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樓房,開發(fā)商在沒有和村民協(xié)商一致的情況下,暴力拆遷。你如何看待這個案例?
問題二:小明的爸爸進城務工,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后,被包工頭拖欠工資。請同學們思考民工被欠薪、欠債該如何維權?
問題三:學校嚴禁帶手機上學,一旦發(fā)現(xiàn)予以沒收的處罰,你認為學校的做法合適嗎?
筆者認為初中生思維獨立,有能力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筆者要求學生通過分析、討論等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十分鐘后,學生在結合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不斷爭論、探究,最終形成正確的觀點,并知道該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順利地完成了本次的教學目標。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為學生提供了幾個生活案例,引起了學生注意力,增加了學生的生活積累;同時,學生面對這些問題,無論是探究學習還是合作學習,都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參與性公共生活的意識,達到了提升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除此之外,教師在政治教學實踐活動中,還可以就公共問題舉辦聽證會,進行民主決議,增強中學生對聽證會制度以及民主決策的認識;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如維護學校紀律、衛(wèi)生,解決學生之間打架、斗毆等問題,提高學生的民主管理能力。
三、強化公共參與意識建設研究型課堂
政治課的研究性學習中,主要以社會調查、寫小論文和調查報告等實踐活動為主,以必修課和活動課為載體,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和人類的前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如,在學習《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這一課內容時,筆者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本課知識點,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社會氛圍,都需要人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二)責任產(chǎn)生于人們之間的互相約定,每種社會角色都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這種社會責任是不能推卸的
為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筆者要求學生走上街頭,完成一份關于“你認為什么是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調查報告。學生聽到筆者布置的任務后,自由結組,制定了一系列活動。首先根據(jù)教材內容擬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包括:你認為最重要的社會責任是什么?你是怎樣承擔這份社會責任的?你認為怎樣才能更地讓社會全體人員承擔社會責任?等;擬定調查問題后,學生需要走上街頭,隨機挑選調查對象進行調查;最后,學生把調查的結果整理成冊,并填寫自己對這次調查結果的看法。最終順利完成此次的教學目標。
在初中政治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精神,并通過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煒,黃春妹.體驗型課程中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27).
[2]陶鴻.聚焦核心素養(yǎng)走向教學生活化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3).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