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賢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擁有一定的計算機能力,已經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技能。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為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
如今的信息計算機技術已經滲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在小學階段為學生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教授學生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通過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水平,為學生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尋加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旨在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計算機人才。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
雖然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學得到了小學教育者的高度重視,但是在小學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第一,教學重視度不足。在我國目前的小學教育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價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家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認為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完全是在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沒有正確的認知,導致信息技術課程成為小學教學的雞肋,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在小學教育中的有效開展。
第二,備課不足。很多教師在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備課的時候,多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設計教學內容,忽視了教材中的教學新內容,不能很好地掌控教學節(jié)奏,甚至有時候會脫離教學材料,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降低了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
第三,教學手段不足。很多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對課本內容進行照本宣科,忽略了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體會知識與技能的結合,無法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制定明確教學目標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主要包括兩方面,即教授學生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傳授學生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而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通過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內容設計中滲入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觀,進而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二)教學聯(lián)系實際生活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和情感經歷都比較匱乏,對很多抽象的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以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實際生活中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對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甘肅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中《幻燈片的復制、移動和刪除》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組織學生發(fā)表一下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看法,然后利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一份與家鄉(xiāng)有關的電子報,并配以文字和圖片,在制作的過程中教授學生幻燈片的復制、移動和刪除等功能的操作,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進而有效增強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有趣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四)加強師生之間互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fā)展需求認識不清楚,嚴重阻礙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手段,以此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為學生設計更符合他們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五)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體系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對學生進行激勵,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充分發(fā)揮評價體系的教育意義。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通過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聯(lián)系實際生活,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有效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實現(xiàn)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陳蘭昕.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8(31):35-36.
[2]胡春桂.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通訊世界,2017(20):303.
[3]張麗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7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