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響亮
【關鍵詞】 ?分層式教學 初中數(shù)學 學生分層 教學方法 效果很好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74-01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最近幾年我一直在探討一種教學方法——分層式教學法,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現(xiàn)在把我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理解什么是“分層式教學”?
分層就是把教學中的對象、內容等分成幾個層次,比如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作業(yè)布置、學生的課后輔導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教學對象——學生。當然有人會有疑問,將學生分層次,是不是一種不公平的現(xiàn)象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學習態(tài)度不同,如果用同一種方法教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一些層次的學生是接受不了的,這才是一種不公平的現(xiàn)象,我們的古圣先賢孔子就說過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其實也算是一種“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獲,所以我們對“分層式教學”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二、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層呢?
我們現(xiàn)在的中學教學,都是將一個年級的學生分成幾個自然班級,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態(tài)度、接受能力都有很大的不同,同一個內容,對有的同學來說,會覺得太簡單,對有的同學來說太難,給我們的教學帶來非常大的難度。如果進行分層式教學的話,就可以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可以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是成績優(yōu)秀、態(tài)度良好的學生。B層是成績一般、態(tài)度一般的學生。C層是成績較差、態(tài)度也不端正的學生。當然,三個層次的學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B和C層的學生通過努力是可以轉化到A層的,A層的學生如果不認真,也可能落到B或C層的。所以對所教的班級的學生要了如指掌、進行分層,在教學中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
(一)備課分層
依據(jù)教材,參考大綱,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備課時要兼顧A,B,C三個層次的同學,教學內容設計上要考慮難易程度,對教學目標要分成A、B、C三層,對應A、B、C三層的學生,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由易到難,C到B再到A,A層的內容不能太多,按照一定的比例設計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中要全面考慮到A、B、C三個層次的學生,特別是提問環(huán)節(jié),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設計訓練題時,要分成A、B、C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同學,訓練不同層次的試題,讓他們都有成就感,建立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當然這樣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工作量更大一些,但對學生來說收獲是很大的。
(二)上課分層
上課分層體現(xiàn)在例題講解、提問、設計當堂練習等環(huán)節(jié)上。例題講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般設計幾問,或進行變式訓練,或舉一反三,拓展深化,由淺入深,重思想方法,教師著重引導、點撥、啟發(fā),學生解決不了的,給他們搭上梯子,然后拆掉梯子,讓學生自己造梯子、搭梯子,力求一題一得,一題多得。
在提問環(huán)節(jié),C層同學只需回答簡單問題,B層同學回答中等層次的問題,難度較大的問題則留給A層同學;課堂練習和上臺板演環(huán)節(jié)亦是如此。這樣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有時還采用PK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作業(yè)分層
課后的作業(yè)要考慮三個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一刀切會使C組學生吃不消、A組學生吃不飽,為此應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yè)。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C層是基礎性作業(yè)(課后練習);B層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課后習題);A層是基礎性作業(yè)和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課后復習拓展題)。堅持有適量的題體現(xiàn)一題多解或多題一法。
(四)測試與評估分層
測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考試可以采用一卷覆蓋三層,按照A,B,C三個層次進行命題,A組同學全做,按卷面計分,而BC組同學,做低難度和中難度題,并折算成滿分,高難度題不做要求。這種分層測試的方法不會使C層同學考得“灰溜溜”,也不會讓A層的同學“輕飄飄”,有利于調動各層次同學的積極性。
(五)輔導分層
課后輔導分層也很重要,它是發(fā)展學生個性特征的有效的方法。對C層同學進行輔導,促差轉優(yōu)。但是在輔導時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不要讓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采用作業(yè)過關、面批面改、課外補課等方式來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成績;對B層次的學生,可以成立自學小組、參加查漏補缺、加強變化題指導;對A層學生成立數(shù)學興趣小組,加強課外活動、拓展訓練、競賽輔導等方式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特長,同時引導A層次同學去輔導C和B層次的同學。
四、取得的效果很好
采用了分層式教學方法后,同學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因為不同的教學內容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都有自己能聽懂的、學會的,對不同的學生設立不同的目標,他們經(jīng)過努力后基本都能達到目標,實現(xiàn)目標后對自己的信心就是一個很大的提高。2018屆我校數(shù)學中考成績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也得益于“分層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
[ 參 ?考 ?文 ?獻 ]
[1]陳曉會.《初中數(shù)學分層式教學的策略初探》,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4年第01期.
[2]湯興林.《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多元化評價策略簡析》,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