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芳
關鍵詞:初三化學;復習課;問題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093-01
初三化學是整個復習課的一部分,如何才能達到復習好化學的目的呢?有的老師在復習的過程中選擇“題海戰(zhàn)術”,通過讓學生不斷地做題來達到記憶知識點的目的;有的老師則提出了“問題鏈”教學,通過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記住知識點。本文針對“問題鏈”教學進行了研究。
1.“問題鏈”教學的概念
“問題鏈”是由一個或者多個問題組成的問題系統(tǒng)?!皢栴}鏈”教學需要老師對學生所學知識完全了解,對各個知識點綜合考慮,將所有的知識梳理成一條線,通過提問題的方式開發(fā)學生思維。老師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能夠了解學生的知識誤區(qū)并及時進行糾正。
2.研究“問題鏈”教學的目的及意義
(1)研究“問題鏈”教學的目的
近年來,“問題鏈”教學引起了老師和教育學者的廣泛關注?!皢栴}鏈”教學是老師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不同的科目適用的教學方法也不同。尋找到一種適合初三化學復習課的教學方法對廣大初三學生尤為重要。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成績,所以研究“問題鏈”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2)研究“問題鏈”教學的意義
第一,“問題鏈”教學將所有知識點匯總,化散為整,將零碎的小知識點串聯(lián)成一個整的知識,給學生提供了思路,可以使學生更快、更完整地記住重要的知識。
第二,老師以課堂提問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復習,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了復習課中,能夠保證全班學生都跟上復習進度。另外,通過老師提問學生思考并做出回答的形式,使老師能夠熟悉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有選擇的重點強調(diào)某個知識點。針對不同復習進度的學生,老師也能夠制定出不同的復習方案,從而幫助每位學生都能夠取得最大化的進步。
第三,“問題鏈”教學主要以提問的方式上課,老師全程問問題,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回答,最后老師再適當?shù)慕o學生們講解、補充,明確并鞏固學生們對知識的認識。用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讓學生們圍繞問題深入研究,做到真正的理解所學知識內(nèi)容。通過提問的方式也可以促進學生進行思考。
3.如何運用“問題鏈”教學
(1)明確教學目標
老師應該帶領著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問題鏈研究,理清思路,通過一連串的問題,由淺及深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慢慢地深入問題之中,跟隨老師的腳步進行復習。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們系統(tǒng)地記憶知識,將知識儲備起來,更有把握的去迎接考試。
(2)初三化學復習課中“問題鏈”教學的教學過程
老師針對某一章節(jié)提出問題,然后通過這個問題檢測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確定下一步的活動。例如:提出“如何檢驗放置空氣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樣品是否變質”這個問題,老師提問“如果氫氧化鈉變質,請寫出氫氧化鈉變質及如何檢驗氫氧化鈉變質的方程式”,針對這個問題,如果有90%的學生能寫出變質的方程式,50%的學生能寫出檢驗氫氧化鈉變質的方程式,說明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氫氧化鈉如何變質的過程,而仍然有一半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的方法,老師需要重點講解檢驗方法,根據(jù)上個問題學生所反饋的信息,提出以下“問題鏈”:在檢驗時,為什么要使用稀鹽酸?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作出相應的回答,老師再根據(jù)各知識點的重要程度,有詳有略地給學生進行解答:氫氧化鈉變質是生成碳酸鈉,而稀鹽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以觀察到氣泡,之后需要把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為二氧化碳,說明氫氧化鈉已變質。化學方程式如下:
NaOH+CO=NaCO+H2O
NaCO+2HCL=2NaCl+H0+CO↑
(3)初三化學復習課中“問題鏈”教學的教學評價
利用師生探討的形式,研究氫氧化鈉變質的檢驗方法,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老師根據(jù)“問題鏈”進行一連串的提問,便于學生整體記憶,能夠打開學生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結束語
初三化學復習課是學生中考前的沖刺,相對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問題鏈”教學更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全面記憶知識點,使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提高總成績。
參考文獻
[1]黃玲.初三化學復習課中“問題鏈”教學的實踐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3):12.
[2]王香.“問題鏈”教學在初三化學復習課中的實踐與思考[J].黑河教育,2016,(02):55-56.
[3]施小萍.“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基本理論復習中的實踐與應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01):1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