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萍
摘要:隨著經濟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深入,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能夠讓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里的描述,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小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介紹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以及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策略研究
前言:
語文課程是具有實踐積累性的課程,所以小學生應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積累,多讀多寫,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讓小學生能夠更好的應用語文知識。課外閱讀能夠增加小學生的視野,更能夠讓其靈活應用相關的閱讀知識,從而能夠更好的發(fā)散思維,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小學生在對語文進行學習的時候,離不開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由于現在很多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不高,認識不足,學校不能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等導致了學生課外閱讀減少,這不僅不利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更是讓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大打折扣。所以,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已經迫在眉睫。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缺失
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應當掌握正確的方法。而現在的小學生課外閱讀很隨意,對課外圖書的閱讀囫圇吞棗,不能充分汲取書中的知識,不能夠理解文章的內容,導致課外閱讀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小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的時間
有的小學生雖然喜歡課外閱讀,但由于家庭作業(yè),各種課外興趣輔導班的存在,使小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的時間。小學生的課外時間不能夠由自己進行支配,甚至一些家長認為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浪費時間,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不重視,認為小學生只在學校學習就夠了,希望小學生能夠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進行課外閱讀,進而導致小學生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1]
(三)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不適宜
好的書籍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能夠從其中學到知識,獲得見識,增加知識面。所以,選擇正確的課外閱讀書目就尤其重要。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各種事物的判斷能力不夠,往往只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課外書籍的選擇,但是有些書籍缺乏閱讀的價值,不適合小學生進行閱讀。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當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其健康成長。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
(一)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首先就要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首先,教師和家長應當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小學生能夠對書本產生濃厚的興趣。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各種事物的判斷能力不強,因此會對內容有趣、印刷精美的圖書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教師和家長應當對圖書進行精心挑選,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進而讓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老師和家長可以利用做游戲等方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讓小學生更好感受閱讀的快樂,從而能夠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老師和家長對小學生進行引導,讓小學生能夠通過游戲中的各種人物提高好奇心與想象力,增加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提前設計教學情節(jié),利用游戲、故事等,讓小學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體會作者的情感,這也有利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學校和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有關課外閱讀內容的競賽,讓小學在競賽中收獲喜悅,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老師應當尊重小學生的特點,注重個性發(fā)展,增加主體意識,從而促進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教材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對課外讀物的了解程度不夠,所以不能夠自行選擇合適的閱讀刊物,不能夠抓住重點,然而閱讀材料的樣式多種多樣,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與閱讀材料之間又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本進行閱讀,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進而有助于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家長和老師應當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讀物。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草船借箭》的時候,老師可以向小學生推薦《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相關的課外讀物,從而增加小學生的見識,豐富小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為低年級的小學生選擇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讓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更加充滿童趣。為高年級的小學生選擇一些《三字經》、《論語》等圖書,增進小學生的知識面。[3]
(三)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有助于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首先是要擁有合適的書籍,老師和家長應當為小學生準備充足的課外讀物,只要這些圖書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有益處,就可以供小學生進行閱讀。其次課外讀物可以放在教室角落等一些合適的位置,讓小學生方便拿取,從而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次數,增加閱讀興趣,進而有利于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也可以在家中進行,家長可以將書籍放在小學生容易見到的地方,讓書籍存在于小學生的視線中,進而增加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家長也可以在家中成為小學生的榜樣,熱愛讀書的家長能夠在家中為小學生營造出讀書的氛圍,從而讓其更喜愛讀書。家長在家中也可以與小學生同看一本書籍,為小學生解答疑惑,增進家長與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4]
(四)小學生應當從多方面參與閱讀
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能夠開拓自身的視野,增加見識,豐富知識面,能夠提高小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對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重點講解,讓小學生能夠對優(yōu)美的句子有一定的積累,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感能力,讓小學生對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背誦,從而能夠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讓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將優(yōu)美的詞句進行應用,從而能夠促進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應當讓小學生在閱讀后寫一些閱讀后的感想,如仿寫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文章,提高小學生的動筆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小學生在閱讀一些文章后,可以結合自身的感悟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讓其記錄下身邊有趣的事情,從而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小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應當抓住文章的重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小學生在閱讀中做到身心合一,從而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還能夠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讓小學生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可以更加高效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從而讓其可以更好的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5]
參考文獻:
[1]雷炳君.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
[2]莊鴻.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
[3]沈秋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21).
[4]賴天惠.試論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5(5).
[5]李虹霞.淺議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