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摘 要:閱讀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戶,是孩子靈魂世界的升華。在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識字教學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zhì)。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夠加強小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小學生去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同時也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現(xiàn)結(jié)合我的理論學習和教學經(jīng)驗,淺談我個人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濃厚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因此,要潛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精心設計導語,一段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如在講授《雨》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描述自己所見過的刮風下雨時的情形,這一常見的情境使學生都能說出點東西,馬上能夠調(diào)動課堂氣氛,此時再問同學們:“風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就能夠激起學生了解課文進行閱讀的興趣。其次,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提出恰當?shù)拈喿x目標要求。如“課文講了什么事?”“課文中最精彩的描寫是哪里?”等,使學生有目的地閱讀。但要注意到,提出的閱讀要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過淺容易引起學生浮躁。最后,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吸引力的學習環(huán)境。如可以結(jié)合學生年齡和教材特點,采用朗讀競賽、分角色朗讀等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為學習課文內(nèi)容和養(yǎng)成閱讀習慣奠定良好基礎。
二、朗讀默讀結(jié)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訓練時,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關鍵。朗讀和默讀相互結(jié)合,對于提升語文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朗讀是培養(yǎng)良好語感的最佳途徑,在朗讀的過程中,語言以視覺符號和聽覺符號的形式同時刺激著讀者的大腦,需要他即時破譯這些符號,并將之還原為思想、形象和畫面。朗讀還有利于理解字、詞、句、段在特定語境中的特定含義和作用,有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而默讀要求閱讀速度快,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文章含義和作者的感情進行深入思考,能讓學生在默讀中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賞、去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各種語言的法則規(guī)律、手法技巧。在教學中需要將朗讀和默讀相結(jié)合,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抒情性較強的語言以朗讀為主,敘事性較強的語言以默讀為主;以欣賞記憶為目的以朗讀為主,以了解內(nèi)容為目的以默讀為主。同時,在學生閱讀中,要使其掌握基本閱讀方法,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個指導目標進行朗讀訓練,圍繞“理解——體會——吸收運用”這三個指導目標進行默讀訓練,從而使學生真正懂閱讀,會閱讀,能夠從正確閱讀中受益終身。
三、適當鼓勵引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主動閱讀、熱愛閱讀、享受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養(yǎng)成學生在閱讀中自覺、專心思考的習慣。利希頓堡說:“讀過書的人們記得不多,是因為他們思考得太少。”可見,讀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化,是沒有意義的閱讀。因此,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要專心致志,靜下心來體會文章的意境。其次,要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并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產(chǎn)生共鳴,這樣才能達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閱讀還要培養(yǎng)學生勤動筆的習慣,一方面可以把文章中精彩優(yōu)美的語句和片段摘錄下來,學以致用,在需要時參照借鑒;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在閱讀之后的感受或仿照文章的思路模式等進行習作,運用文章里新學到的詞匯進行遣詞造句等,可以促進學生語言的儲存和積累,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廣泛閱讀的習慣。教師要注意適當介紹符合小學生接受水平并能引起他們閱讀興趣的讀物給他們閱讀,從而使他們豐富知識,開拓思路,有所收獲。
總之,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對于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努力探索閱讀指導的有效途徑,增強學生閱讀的趣味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有意識地把閱讀教學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同時進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瑜.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 亞太教育,2015(33):16-16.
[2]黨新輝.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J]. 未來英才,2014(8):71-71.
[3]孟憲芳. 淺談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幾點做法[C]//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 第十一卷.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