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莉
摘要:鑒于社會的進步,教育體系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注重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其也成為了初中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核心價值體現(xiàn)在依靠教學的時效性來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工作。但是,在進行該課程教育的過程中,不能脫離實際情況與社會現(xiàn)狀,要巧妙的將課堂情境模擬教育方式與傳統(tǒng)教育模式相結(jié)合,積極創(chuàng)建新型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案,讓初中生能夠更好的接受新知識,更快的理解知識的新含義。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實踐研究
引言:
由于教育體系的不斷深化改革,新型教育模式與日俱增并被引入到初中教材當中,成為提升中學生法治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境教學模式是新型的教學方式,教育工作者通過多媒體技術或其它教育輔助方法來建立特定的課程情境,令學生在教育伊始就被該技術所吸引,抓住了中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情境教學不但使課氛圍變得生動有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授課者的課堂效率。該方法是近年來初中教育的一大突破,那么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呢?
一、關于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法,多指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有計劃的帶入到事先準備好的情境問題之中,令學生置身其中,以此增長學生的見識與充分調(diào)動其主觀能動性。在道德與法治一課中,教師們借助情境教學法,一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的理解與突破傳統(tǒng)模式的禁錮。
除此之外,教師們在設置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作時要結(jié)合國情并且要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要足夠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學習特點,根據(jù)他們的個人特色制定出符合學生們的教學情境;在準備情境教學時,要考慮到可能會出現(xiàn)的課堂反應,及課上氛圍,把握好教學尺度,令學生可以高效的吸收新的知識。
總體來說,該方法主要從三個階段進行,首要教師設置情境,讓學生來感受,進入到教師所提供的背景當中。其次,需要學生們了解該情境,逐漸理解。最后,教師將學生們所理解的知識進行整合,達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二、情境教學法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影響
(一)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在初中課堂的第一節(jié)思想政治課就是道德與法治學,道德與法治學是思想政治的其中一種,對于剛步入初中校園的孩子來說是,難免會有學生聽到“政治”、“思想”等詞語,就認為道德與法治學這門課程會很枯燥乏味,難以消化理解,需要熟練的將其背誦出來,因此還未進行理論實踐,就已經(jīng)對該課程報以偏見,從主觀上抗拒接受新知識。該方法借助一些社會事件和生活事例,讓學生表演一些特定的情境由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并利用該情境來反射某種含義,給學生一些提示,以此達到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的目的。
(二)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自身素質(zhì)
教育工作者對待教育的方式不要一味的依靠說教,而要將自身的教育技能與課程特色糅合在一起,特別是道德與法治的相關教育。
首先,要發(fā)展孩子對課程信息的收集能力、整合能力、吸收能力、理解能力、客觀陳述能力、完善能力及集體協(xié)作能力。這些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在應用該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對情境模擬的認識。譬如:該如何進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劇情設計等。讓孩子們有計劃有目的性的對該情境進行分析并對其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以此來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與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
三、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法
智慧源于生活,對于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來說,要使初中生進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讓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享受,在活動中獲得。這樣的教學模式的成果要遠遠大于傳統(tǒng)模式,不再是輸入大于輸出,而是輸入等于輸出,甚至是輸出大于輸入。
進行“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一課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們更直觀,更清晰的感受課程內(nèi)容的所述含義。例如,可以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著手,去參觀城市污水處理轉(zhuǎn)化技術,去觀察怎么利用風力儲備電力的,讓學生們置身事內(nèi),體會水的彌足珍貴與電的來之不易。從根本上理解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由于某些客觀原因使得學生們不能通過實踐來獲取知識,那么教師可以將該情境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將其具體化。初中生對于顏色豐富和生動形象電腦視頻有著極高的興趣,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利用這一特點,將其貫穿到課程當中去。
結(jié)束語
由于我國教育正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對于一些重要的課程,教育工作者在持續(xù)的進行突破與創(chuàng)新。而將情境教學深入到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中更是近年來的一大進步。教師借助多維度的情境來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授課,不但能提高課堂的互動率與參與數(shù)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與自身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張云芳. 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
[2]郭琪. 情境體驗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
[3]陳鴛鴦.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華夏教師,2018(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