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林
【摘要】 ?初中物理精準教學課堂實踐數(shù)據(jù)表明,在“智慧學伴”的基礎之上,實施初中物理精準課堂教學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對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綜合素質,解決目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意義重大,本文主要對“互聯(lián)網+教育”更深層次地剖析,使互聯(lián)網科學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有機地結合,本文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 ?初中物理 精準教學 互聯(lián)網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3-077-01
一、初中物理精準教學課堂實踐及效果
(一)教學實踐
1.研究對象
復習所學的課程一般要求對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重新梳理,有助于學生補充上節(jié)課落下的知識點,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以實現(xiàn)知識結構在學生腦中完整地形成,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在講課時,沒有對重點知識進行整理標記,更沒有足夠的時間講解難點知識,因此,本教學實踐選擇了初中八年級的《熱現(xiàn)象》一課的復習課作為案例。
2.課堂實踐
A班根據(jù)精準教學的流程進行教學,這種課堂教學的精準性體現(xiàn)在:
(1)在課前進行診斷,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
精準教學中的數(shù)量化以及學習情況分析應該從所學難點和重點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進行:
a.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進行分析
A班學生對于溫度、熔化和凝固這三個概念掌握的平均率在一半以上,表明了很多學生都對這三個概念已經理解并掌握了。但與此相同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汽化和凝華這兩個概念,學生掌握的平均率少于一半。原因在于升華和凝華這兩個概念在小學時期沒有學過,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易被發(fā)現(xiàn)。物態(tài)變化的概念在課前診斷中的區(qū)別表明,學生無法將當前所學的知識與過去所學的知識進行融合,無法把升華、凝華與所學的熔化、凝固等概念建立聯(lián)系,大概有二分之一的學生對于物態(tài)變化的認知還處于懵懂階段,無法建立起物態(tài)變化完整的知識結構。
對內能和熱機這兩個概念掌握的平均率也少于一半,關于內能這個概念,對于學生而言不夠形象化,學生之前也沒有學過,現(xiàn)在的學習還無法理解內能的變化就是引起物態(tài)變化的內在因素。熱機盡管出現(xiàn)在生活中的情況比較多,但是學生只聞其名不知其原理,更不具備了解其內在結構的條件,讓學生對于這些概念的學習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課前診斷中學生掌握平均率較低的概念一般反映出了這些內容是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之痛,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這些內容需要重點講解。例如,在課前診斷中考核學生對冬天人呼出白氣現(xiàn)象的了解平均率低于20%,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一些學生認為白氣是物態(tài)變化的結果,一些學生盡管了解白氣是小水滴卻無法解釋其緣由,這表明了學生在學習物態(tài)變化的概念時就已經出現(xiàn)了邏輯推理上的問題。
b.對學生物理課能力發(fā)展情況的分析
學生的物理課能力發(fā)展情況表現(xiàn)為在理解、實際應用以及創(chuàng)新方面比較薄弱,而在觀察、記憶、邏輯推理、分析等方面發(fā)展較好,新課程的學習任務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但是在知識點整合和實際應用上卻表現(xiàn)得能力不足,表明了學生在知識點的儲存記憶上處于支離破碎的狀態(tài),沒有很好地將知識點進行整合,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求較高的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xiàn)得更加薄弱,當前無法在新環(huán)境下應用關于《熱現(xiàn)象》一課的知識點。
(2)使教學內容與方法達到精準性
精準的學習情況分析有助于教師運用更加妥當?shù)慕虒W內容和方法,使教學的設計更加適合于學生,在上課之前可以根據(jù)課前診斷的平均率把本課的教學內容劃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課前診斷學生掌握平均率高于一半的教學內容,例如溫度、熔化等。對于這些教學內容,教師應該運用知識點復習和點通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引導學生大概地復習內容,舉一些相關現(xiàn)象的例子等。盡管是粗略地復習,也應該獲得比較好的效果,例如可以考查學生在實際生活經常遇到的溫度值變化,學生課前診斷掌握的平均率超過了一半,通過復習平均率可以高達90%以上。
第二類是課前診斷學生掌握的平均率高于20%低于60%,這應該是教師關注的焦點,例如,針對學生課前診斷表現(xiàn)出的對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記憶破碎以及對升華和凝華掌握情況不樂觀的現(xiàn)象,教師除了需要對知識點進行復習以及舉一些升華和凝華的實際例子之外,還需要利用概念圖指引學生建立固、液、氣三種物態(tài)之間相互轉化的關系,從物態(tài)變化的全過程著手,啟迪學生如何思考體內的內能如何引起物態(tài)變化的?有助于學生找到內能是如何引起物態(tài)變化的原因,能夠將這些知識點進行連貫匯通,避免記憶的破碎化。
(二)教學實踐結果分析
教學實踐結果表明通過課前診斷和課后分析可以進行有效的評估及判斷,因此,針對A班進行了課后分析,課后考查是“智慧學伴”上的微型測試題,總共有40道題目,其中有17道題目作為鏈接題,難度與課前診斷試題并無太大的區(qū)別,其他的試題難度略高于課前診斷試題,A班在做鏈接題掌握的平均率不是很高,基本上保持與課前診斷試題相同的水平,但是A班課后分析掌握的平均率卻達到很高的值,因此,表明在“智慧學伴”的基礎上進行物理課精準教學可以促進A班學生在知識點掌握和物理課能力發(fā)展方面都有所突破。
二、結束語
實踐結果表明,這種精準的物理課教學模式極大地提升了教師在教學方法診斷和優(yōu)化方面的能力,全面觀察到每個學生的差異化,不僅能夠高效地解決當前物理課中存在的教學問題,而且還能獲得顯著優(yōu)于過去教學模式的成效,本文對初中物理課精準教學課堂進行了研究,為初中物理課教學提供了互聯(lián)網技術與基礎教學課程相結合的實踐過程。
[ 參 ?考 ?文 ?獻 ]
[1]薛連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探索與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9,658(02):148.
[2]姜春艷.初中物理課的互動教學構建分析[J].考試周刊,2019(4):160-160.
[3]羅瑩,謝曉雨,董少彥.初中物理精準教學課堂的構建及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9,384(0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