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福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獻法、觀察法、歸納法、案例分析法等對多元化評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重點研究了多元化評價對體育與健康的教和學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并通過分析歸納得出多元化評價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一些運用技巧。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法;體育教學;運用技巧
評價最基本的功能有兩項,即選拔和甄別。然而,隨著時代的前行和社會的發(fā)展,評價的功能己經不能只局限于選拔和甄別兩個方面,更多的是強調評價對于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功能。
體育教學評價既包括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包括對學生健康和個體發(fā)展的評價,所以,評價的層面必須多元化,才能從不同的角度評價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全面重視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經驗積累就多元化評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技巧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傳統(tǒng)評價體系的弊端
傳統(tǒng)的評價基本上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適當考察學生的出勤、上課表現(xiàn)。是以考核成績和教師主觀評價為主的學習評價,缺乏對于這個學生平時練習的情況的考慮,不能準確判斷這個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主觀評價可能帶有感情色彩,如果以老師對這個學生的“印象”來進行主觀評價對于一些學生是非常不公平的。這樣的評價是違背《新課標》評價要求的,是無法體現(xiàn)“評價”對于學生的激勵作用的。
二、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優(yōu)點
多元化評價法對比傳統(tǒng)的評價有很多優(yōu)勢,首先就體現(xiàn)在“多”上,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相對“單一”,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和各種層面缺乏針對性。而多元化評價法對于學生各種學習表現(xiàn)都有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方法,破解了評價方式單一的局面。這在根本上突破了現(xiàn)有評價體系的桎梏,讓體育教學評價能夠更加全面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多元化評價法的運用技巧
多元化評價的理論基礎是多元智能理論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簡單的來說就是對應人的多元智能領域應該有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方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評價法有利于發(fā)揮教學評價的診斷與激勵作用,以下是我個人在運用多元化評價法的一些小技巧:
(一)評價目標多元化
學習目標的難度是相對所有學生來說的,對于身體素質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目標太低很容易就能達成,這樣就無法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對于身體條件弱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說目標過高就難以達成,這樣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喪失體育學習的熱情。
根據(jù)多元智能理論,體育老師要看到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的差距,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特點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上制定合適的目標,讓每個學生在同一體育運動的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比如:有的學生爆發(fā)力較好而柔韌性差,在短跑項目中往往能比較輕松的達成目標,而在柔韌測試中卻不及格。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項目中的情感體驗完全不一樣,很容讓學生忽視“學習”、“努力”的重要性,如果能根據(jù)這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讓他在每個項目中都能體會到進步與成功的快樂,讓學生通過努力學習來達成目標,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評價方法的激勵作用。
(二)評價內容多元化
內容是目標的載體,目標的多元化關注到了學生身體的差異和學習能力差異,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則可以評價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xiàn),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首先,體育教育評價內容有身體機能(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健康知識和動作技術、體能方面等幾個方面。
其次,體育教學過程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學生在體育課上的一切表現(xiàn)都納入到評價中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我們還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
第三,對于學習過程中的情意表現(xiàn)和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還要考察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行為變化,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參與練習,對體育學習是否充滿興趣,這些情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都可以利用評價來激勵學生形成積極、主動、友善的良好品質。
第四,對于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評價比較抽象。但不可否認的是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融入各種群體,使人際交往變得更加和諧。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正確心理傾向(自卑、膽小、嫉妒、自私),導致他們不能很好處理與同伴、與老師、與社會人員的關系。我們的體育課應該設置這樣一些評價內容,觀察學生在課上的人際關系表現(xiàn),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引導學生養(yǎng)成包容他人、關心弱者、團結拼搏、積極開朗等心理品質。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多元化就是要充分關注參與課堂的主體(學生和教師),以前的評價主要以教師評價學生為主,是單方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
首先,教師對學生評價要客觀到位,能糾正學生錯誤動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知識、技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其次,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學生對學習的自我反思,能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學習有一定的認識。學生自我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
第三,學生之間的評價是同伴之間的交流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善意的評價,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用贊賞的眼光看問題而不是互相埋怨、指責。
第四,師生互評是一項心靈的交流,對于老師來講要放下心里的障礙,平等與學生進行對話,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
(四)評價形式多元化
傳統(tǒng)評價形式稱之為終結性評價,評價手段基本上只有記錄、觀察等。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觀察、記錄、表演、展示、口頭演講、團隊合作、模擬考核等多種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這樣就使評價的形式生動、有趣了,學生也會產生時刻被關注的心理感受。
四、結語
從以上的闡述中不難看出多元化評價的優(yōu)勢,但多元化評價并不是完全廢棄傳統(tǒng)的評價,它有包容性更有發(fā)展性,希望多元化評價能夠在體育課堂生根發(fā)芽,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過程中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沈洪.形成性評價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思考[J].體育教學,2014 (05).
[3]劉峰.過程性評價在中學體育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教學,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