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瀚文
摘要:本文以《高中音樂鑒賞》為基礎,對《高山流水志家國》一課進行教學設計。
關鍵詞:音樂鑒賞;教學設計
本文是筆者對高中音樂鑒賞課《高山流水志家國》做出的教學設計。
二.???????? 教學目標:
1.欣賞兩首古琴曲——《流水》和《廣陵散》,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古琴曲的風格特點。
2. 初步知道我國音樂概況和古琴的知識。
二.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首先來欣賞一首樂曲,請同學們欣賞后回答我三個問題。
(1)這首樂曲描寫了什么?請你給他取一個名字。
樂曲通過對山泉、小溪、江河和湖海的描繪,抒發(fā)了對大自然壯麗山河的贊頌。
(2)關于這首樂曲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你知道嗎?
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于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后見面,可是兩年后鐘子期卻沒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鐘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俞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珍惜。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3)這首樂曲的演奏樂器是什么?它的音色具有什么特點?
俞伯牙與鐘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鐘子期善欣賞。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后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
(二) 展開課題
1. 認識古琴
(1)什么是古琴
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因其古老而有七根弦,故習慣上稱“古琴”或“七弦琴”。古琴歷史及其悠久,無人知曉其產生的確切年代,古琴形之于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詩經中即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美麗詩句。
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和口述文化遺產名錄。琴曲的演奏形式,主要有三種:獨奏、 琴歌與合奏。中國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
(2)古琴的外貌特點
教師播放87版《紅樓夢》片段,發(fā)現在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彈古琴,以及琴的知識都對了。古琴的擺放位置應當寬頭朝右,窄頭朝左,最細的線朝自己,徽位點和最粗的弦在對面。古琴的琴軫,也就是寬的那頭,是要懸空在擺桌子右側外面的。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征天地,與古時的天圓地方之說相應和。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制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2.再次欣賞《流水》
《流水》最早傳譜于明代主權于1425年編印的《神奇秘譜》。《神奇秘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譜集。1977年8月20日,美國發(fā)射了兩艘“航行者”太空飛船,太空上有一張噴金的銅唱片,唱片上錄有27段世界著名的音樂作品,其中就有中國的琴曲《流水》。
欣賞《流水》后教師提問古琴的音色特點?我們在演奏古琴時,將琴置于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三種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靜。散音松沉而曠遠,讓人起遠古之思;其泛音則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則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籟,可以狀人情之思,也可以達天地宇宙之理。
3.欣賞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時的《聶政刺韓傀曲》,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并慨然長嘆:“《廣陵散》于今絕矣!”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也較為完整,是今日經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廣陵散》的來歷:據《晉書》記載,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里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yōu)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于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臨死前,嵇康俱不傷感,唯嘆惋:"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三)拓展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十大古琴曲”是哪些樂曲嗎?
中國十大古琴曲是“流水”、“瀟湘水云”、“梅花三弄”、“陽關三疊”、“醉漁唱晚”、“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陽春白雪”。
三.結語
我們要弘揚民族音樂,一代代地傳承下去。有一句話叫“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我們的流水正在茫茫宇宙中尋覓著知音,這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希望我們的同學多多欣賞我們的民族音樂作品,深入學習音樂最本質的東西,成為我們民族音樂的知音。
參考文獻: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