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在小學中年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對于小學階段中年級學生來說,對任何事物充滿好奇性,并且缺乏一定的思維判斷能力,自律能力缺失,小學班主任通過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不僅可以提高中年級班級管理的效果,同時也可以促進中年級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因此,小學班主任一定要多從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出發(fā),多進行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本文首先對小學中年級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具體現(xiàn)狀進行梳理,然后重點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進行有效的探究,提出幾點自己的可行性建議,以供大家作為小學中年級班級管理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5.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26-01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活動中的指導者,對學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小學中年級階段,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學習和生活探究,促進班級教學管理的有序穩(wěn)定開展。同時,班級管理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和綜合素質(zhì)水平發(fā)展。而如何取得高效的小學班級管理,值得每一位小學班主任思考。
1.我國小學中年級班級管理現(xiàn)狀
(1)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和學生的溝通較少
在小學中年級,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的主導者,由于中年級學生的年齡還是偏小,自我的人格素養(yǎng)容易潛移默化地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班主任可以說是多數(shù)小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在實際的小學中年級班級管理過程中,部分班主任還是不夠重視和學生的有效溝通,甚至缺乏溝通,很少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流,小學班主任習慣憑借自身的思考方式和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有的班主任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在班級管理中重視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管理,而忽視對學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不愿意與學生進行過多的溝通,即使是和學生進行了溝通交流,也只是簡單的談話而已,憑借教師的地位進行班級管理,是無法與學生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
(2) 班級管理方式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缺失,大部分班主任都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低年級學生進行管理起來相對容易,小學生聽話能夠遵守班主任的約定,管理也相對容易,通過單一的管理方式就可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日常,但是中年級學生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沿用之前的管理方式就不能有效地進行常規(guī)管理和日常教學,還可能引起學生的不適應,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比較容易形成教師與學生的矛盾,不利于班級管理的有效進行。
2.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性策略探究
(1)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和熏陶學生
班主任應具備良好的品德,教育學生成為德行兼?zhèn)涞娜酥?,應先從自身做起,做好學生的典范,讓學生從內(nèi)心里真正接受自己,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一點也不假,樂于和學生多交流和溝通,愿意向一個品行優(yōu)秀的班主任傾訴自己的心聲,高度信任,如此一來,對于班級管理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和學生日常的接觸中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樹立良好的形象。要求學生做的先身體力行的去完成。如要求學生平時要講誠信,那么在工作當中首先要自身說到做到,讓學生知道班主任是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在要求學生時,學生才會信服、有了學習的榜樣,久而久之,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誠信的良好品格,學會在生活中懂得誠信。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品格,班級氛圍會凝聚在一起,班級同時具有了一種向上的凝聚力和蓬勃發(fā)展的勢頭,各種班級制度落實起來會更加容易,班級管理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2)班主任要重視家校溝通的重要性
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共同促進學生成長的共同體。單純的學校教育是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只有二者之間有效結合并統(tǒng)一起來才能更好的完成育人的活動。所以班主任要做好和小學中年級家長的溝通,針對孩子近期的行為表現(xiàn)、學習習慣等等進行交流并達成一致的教育目標,然后進行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提出指向性的解決策略,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通過召開家長會、家訪的形式交流、個別家長互動,讓學生的教育模式被放大,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培育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從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孩子能夠踏踏實實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從行為習慣上與家長多方面溝通交流,讓學生的不良習慣及時改掉,孩子的弱點也能夠及早地被發(fā)現(xiàn)并進行合理的疏導,孩子膽子慢慢大起來,從弱點到不懼怕,逐漸的這些弱點會變成優(yōu)勢甚至強項。
(3)尊重個體差異,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
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班主人很容易持偏見對待小學生,更傾向于用學習成績?nèi)ズ饬亢驮u判小學生,而對待“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小學生所持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這種落后的教育模式對小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也不利于班級管理,因而班主任必須要摒棄這種落后的教育理念,用心對待每一個小學生,尊重每一個個體,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小學生的閃光點。小學生本身就處于貪玩的年齡,而對于貪玩的小學生,其對學習認知程度不夠清晰,對未來的認知能力更是模糊不清,所以在學習成績上就會差一些。但是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小學生,其也并不代表其他方面都很差,如果班主任用成績?nèi)ズ饬啃W生,很容易“埋沒”其“閃光點”。作為小學班主任,由于其長期與小學生接觸,是和小學生接觸最多的班主任,所以對小學生有著重要影響。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積極引導小學生,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小學生更好的了解自我、認識自我,意識到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與肯定,從而更加陽光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