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亞
摘 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它寓意著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并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拓展。在教學過程中,作業(yè)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溫故知新的最好方式。
關鍵詞:作業(yè)設計;層次性;豐富化;多樣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教師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作業(yè)觀,優(yōu)化各學科作業(yè)設計,使作業(yè)負擔走出泥沼,煥發(fā)出它的活力。合理有效的作業(yè)設計,旨在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愛的形式來完成作業(yè),努力實現課內外作業(yè)"學生做主"的減負目標。因此,我在教學中嘗試了以下幾種做法。
一、作業(yè)要求層次性,滿足學生需求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睂τ诮處煻约纫紤]到同齡兒童身上擁有的共性,更要關注到它們之間的個別差異性。因此,在設計作業(yè)過程中,我們應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適時適量地布置作業(yè),突顯層次性,更好地滿足其學生成長的需求。
(一)作業(yè)數量的層次性
因為學生智力發(fā)展水平和知識掌握能力的差異性,在布置作業(yè)數量應該也要有層次性。對于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在完成基礎練習的同時,可以相對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題目。一方面拓展其知識層面,另一方面更能促進其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反之,對于哪些學習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成度,過多的布置作業(yè),不僅不起作用,反而會讓學生產生厭倦甚至厭惡的心理。
(二)作業(yè)難度的層次性
作為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前,首先要熟悉教本,熟知自己的學生,然后精心設計難易層度不同的作業(yè)??梢园炎鳂I(yè)設計成“必做題”和“選做題”的形式:“必做題”一般安排為課文重要詞語的抄寫,優(yōu)美語句的摘錄等;“選做題”可以靈活多樣,但難度要有一定的提升。如在學完了《翠鳥》一課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套選擇性的作業(yè):(1)必做題:摘抄描寫翠鳥外形特點的語句,并背誦積累。(2)選做題:學習《翠鳥》的寫作方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抓住動物的特點,寫一寫你熟悉的一種鳥類。
二、作業(yè)內容豐富化,激發(fā)學生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教師在保證工具性的同時,更可通過豐富作業(yè)內容,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把課本上的語文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的語文,吸引學生參加,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課前預習
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之前,給學生布置收集當地的春節(jié)習俗:可以叫爺爺給你們講一講年的故事;有條件的可以上網搜一搜全國各地的春節(jié)習慣……結果,學生興致高昂.第二天課堂上,發(fā)現學生收集的渠道可真是五花八門,收集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提高。原本不愛舉手發(fā)言的幾位學生也愿意舉手主動要求講述自己的收集過程和感受。
(二)課后延伸
課本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本,是學生學習基礎和媒介。一篇課文學完,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終結,而是要借此來了解更多的信息和學習更多的內容。例如《東陽·童年·駱駝隊》結束,我推薦學生閱讀小說《城南舊事》,讓學生透過完整的作品來進一步感受作者細膩的情感,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領域。
(三)練筆訓練
三年級教材《燕子專列》的課堂作業(yè)本中有道題:此時你想對“貝蒂”說些什么?經驗所得,對于這題,學生們都寫不出什么東西。于是,我結合文本特點,經過自己的構思安排,將這個小練筆安排在學生學習完“貝蒂”救燕子的場景描寫后,引出另一種提問方式:學生們發(fā)揮想象,“貝蒂”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她又是怎么做的。將你要對她說的話用周邊群眾的嘴表達出來。這樣的安排,學生即從自己豐富的想象中感受到了貝蒂愛心,同時也借他人之口表達自己對她的敬佩。不至于只是 “我要向貝蒂學習“”我真敬佩貝蒂“這幾句類似的話簡單完成,沒讓學生真正獲得提升,也突顯不出練筆的完整性。
(四)及時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對語文實踐和語言積累中可以量化的內容做了明確的要求: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240篇??梢?,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已經語言積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經過專家精心刪選的,有積累的意義。
三、作業(yè)形式多樣性,增加學生樂趣
學生天生好動又好奇,對單一的作業(yè)會不感興趣,有時甚至會造成他們內心的抵觸心理。因此布置作業(yè),不能一刀切,形式要力爭靈活多樣,以此來增加學生樂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樣的方式很多。例如:
1.作業(yè)超市
作業(yè)超市指教師根據學情分析,對常規(guī)作業(yè)分多個等級,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狀況自主進行選擇。例如:A作業(yè)為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可以是抄寫詞句,背誦文本語段等;B作業(yè)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可以是寫一寫,演一演等;C作業(yè)是拓展延伸,可以是書目推薦,或是資料收集等。
2.激情演講
在班級中,每學期一開學宣布一項規(guī)定:學生們按照學號進行輪流演講。具體做法:每個同學自己尋找一篇能夠感動自己的文章,然后在家里對著鏡子練,一練自己的臺風,二練語言的表達是否能夠做到通順流暢。然后按照順序在班級進行當眾演講。每月評選出優(yōu)秀演說家多名,以此激勵。能感覺到孩子們每天都期待著這個時刻,他們總是用掌聲邀請同學演講,又總是用掌聲歡送同學上位,這是一種彼此的激動和肯定,自然趣味也埋在孩子們的心中。
3.書目推薦
根據學生的學段特點,為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目,每月小組進行書目推薦。具體做法:四人小組選擇一本好書,以小組喜歡的方式推薦給大家,可以是讀后感的方式,也可以是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研讀了這本書,即交流了思想,又提升了感悟。同時以多種推薦的方式,讓同學們增加了閱讀量。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眱?yōu)化作業(yè)設計,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突破口,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助推器。我們的教育不僅要抓住作業(yè)這一基本環(huán)節(jié)研究、思考、提升,更應當在教學工作中堅持"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的觀念,提高常規(guī)工作的研究含量,為學校教育均衡、持續(xù)發(fā)展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蔣達建. 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讓《科學》教學“輕負高質”[J]. 吉林教育, 2012(16):13-14.
[2]王永萍. 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實現輕負高質[J]. 小學教學參考, 2015(5):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