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學科,除了教給學生理論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鑒賞能力。音樂可以豐富學生情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凈化學生的心靈,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利用情境模擬的方式,創(chuàng)造與音樂內容相符合的情境,促使音樂內容情景化、生活化,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加強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音樂素養(yǎng)
音樂具有凈化心靈、安撫情緒的作用。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是每個初中音樂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作為一種新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學習音樂的環(huán)境,改進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設計,設置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充分的參與到教學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達到音樂教學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當前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音樂教學,主要是對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出的音樂內容進行學習,這需要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感受音樂的情懷,也需要學生對于音樂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當前的教學實際中,往往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讓學生對于學習音樂這門課程缺乏興趣,甚至覺得可有可無,失去了音樂教學中原有的教學意義。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偏差
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原因,讓部分老師認為音樂課程是不必要的課程,對于學生的升學和成績提高并沒有任何影響,因此不會投入太多的教學精力,即使投入了教學精力,也無法體現(xiàn)老師的教學水平,也不會有任何的獎勵。因此,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認為按照流程進行教學就好。
(二)學生不能明確音樂學習的意義
音樂的學習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緩解學生在文化課程中學習的壓力。但是很多學生卻認為音樂課程的成績不會納入總成績,也不會參與到考核中,因此忽視了音樂課程的學習,不能夠正確認識到音樂課程的價值。
(三)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不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
傳統(tǒng)上的教學方法,總是采用老師唱一句、學生學一句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與機械。經(jīng)過反復地學習學生才能夠學會一首歌,過程比較枯燥單一,對于音樂知識的了解也基于表面,無法深入。
二、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的意義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教學方式過于死板機械,因此情境教學應運而生。情境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潛力。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模式,促進音樂教學的生活化,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將枯燥無聊的音樂知識變得生動活潑、充滿美感。
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技術播放一首歌或者一段視頻,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將學生帶入到音樂的情感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與潛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創(chuàng)設初中音樂教學情景的方式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老師在課堂中占據(jù)著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應在學習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因此,情景教學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茉莉花》這一首歌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歌曲的內涵以及這首歌中所表達的情感思想,可以播放一些關于《茉莉花》的表演視頻并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學生對這首歌能夠具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和了解,讓學生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進行學習,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建議老師在課堂中不要主導課堂中的活動、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而是要潛移默化地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增強學生自身體驗。
(二)尊重學生個人感受
對于一首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情感體驗,這是由于每個人的過往經(jīng)歷、周圍環(huán)境、家庭生活等不同而導致的。這種不同的情感體驗,并沒有好壞之分,而是學生個性化的體現(xiàn)。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引導學生表達,允許學生具有不同的感受。只要這種感受是積極健康的、符合邏輯的就可以,老師應給予正面的肯定,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個性化的感受。例如,在《沂蒙山小調》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于歌曲的感受,同時應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作出相應的評價,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想法。
(三)合理的利用想象
想象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教學方式。音樂作為聲音的藝術,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努力挖掘音樂背后的內涵,加強音樂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合理進行想象,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的想象是自由的、沒有束縛的,在音樂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如果老師加了太多的限制,只會打擊學生想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音樂教學并非是一種機械的輸出,需要用心感受其中的感情,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感悟能力。所以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例如可以分組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于歌曲的感悟,同時可以了解同學在不同視角下對于歌曲的理解,豐富自己的感知。通過新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進行想象,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為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進提供了更多方法,使音樂課程煥然一新,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效果,開拓了教學的空間。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每首歌曲的表演,不僅可以挖掘音樂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但是,必須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例如人聲教學還是不能舍棄,必須要老師帶領著學生進行演唱,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感受到的音樂更加真實、更加生動,促使學生融入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根據(jù)教學的需求出發(fā)
音樂教學應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用簡潔有力的歌曲、優(yōu)美的圖畫場景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塑造學生平靜的內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感,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興趣。音樂能夠愉悅身心、放松心情、陶冶情操、開闊思維、啟迪智慧,因此在教學中,音樂氛圍的營造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音樂氛圍可以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音樂的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改進教學質量。但是,情景教學必須要合理的營造課堂氛圍,合理的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讓學生不能夠在課堂上分散注意力,否則會使得課堂效率大大降低。例如,在《黃河大合唱》中,可以播放音頻,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氣勢宏偉的場面,不要先播放視頻,干擾學生想象過程。
結束語:
總之,音樂的課程對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其它學科學習、提升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改進音樂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老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建,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神奇與美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讓學生擁有更加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未來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子樂.創(chuàng)設初中音樂教學情景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J].嶺南音樂,2018,000(001):P.77-80.
[2]繆瀅瀅.試論情景的創(chuàng)設在初中音樂教學的功用[J].考試周刊,2017,(88):155.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88.144.
[3]李君.例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的幾點實踐[J].新課程·中學,2017,(8):70.
[4]張楷敏.如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進行情景教學[J].讀與寫,2018,15(1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