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玲
【摘要】如何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發(fā)展?這是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范疇之一。教師在鉆研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應在家校合作方面進行研究,不斷總結、學習,運用有效的方法來共建家校合作的橋梁。
【關鍵詞】有效溝通;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僅憑學校的教育是很難取得教育的成功,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結合。一個人的成長最早接觸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泰曼·約翰認為:“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庭造就失敗的孩子?!痹诩倚:献鞯慕逃矫妫P者認為有效的溝通是構建家校合作的堅實橋梁。
一、電話訪問,促進交流
家訪和家長會是家校合作的常用形式。家訪的目的是為了爭取家長對教育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每接一個新班,筆者會在短期內把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清楚,接著與家長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讓每一位家長知道這位新老師是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的。在電話訪問的過程中,首先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再提不足,最后提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讓家長明白: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自己子女一樣看待,作為家長怎能袖手旁觀呢?
二、開好家長會,消除顧慮
開好家長會,讓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家長介紹在培養(yǎng)子女方面的成功經驗……家長零距離地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現(xiàn),能更好地配合學校工作。家長會上,家長除了關心孩子學習,還關心孩子的座位。常常聽到有家長抱怨:有說坐后面看不清的;有說坐側面會斜視的;有不愿跟“差生”坐的……接下來老師會收到各種各樣的電話:有家長直接打給老師的,有托學校領導轉達意見的,目的只有一個——給孩子調個好位置。
教育要公平、公正,一個班四五十人,人人都想坐好位置,又怎能滿足大家的需求呢?如何能化解家長們的顧慮。經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用車輪轉的輪調座位法,讓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坐每一個位置,做到真正的公平又公正了。家長會上明確說明:讓每一位家長不再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座位上受到冷落或歧視。只有消除了顧慮,才會更好地配合和支持老師開展各項工作。自從實現(xiàn)這樣的輪調座位法,十多年來,再也聽不到家長關于位置的種種怨言了。
三、互聯(lián)網,連接家校合作的紐帶
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切實讓現(xiàn)代人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各種便捷。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中,實現(xiàn)家校合作的渠道又多了。比如,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郵箱……教師可以第一時間把布置的作業(yè),孩子在校的各種表現(xiàn)發(fā)上群,發(fā)上郵箱相冊,與家長共同分享。讓家長們更清楚學校的各項活動,以及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家長也可以通過微信、校訊通、郵箱等與老師進行溝通了解,進一步了解學校的各項工作,使得家長能更全面地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
四、借助親子活動,促進溝通
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作用,成立家委會,參與學校的管理與監(jiān)督。每學年學校都舉辦各類型的活動,其中一些活動會邀請家長參與其中。如,校運會、讀書跳蚤市場、迎春聯(lián)誼會、六一文藝匯演……這些活動的目的明確,讓孩子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促進孩子能力、技藝的發(fā)展,所以深受家長們的喜愛和支持。
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的傳統(tǒng)活動一一迎春聯(lián)誼會。為了展現(xiàn)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并加以傳承,學校利用寒假的第一個周末舉辦大型的迎春聯(lián)誼會。首先,班主任通過微信群、校訊通發(fā)布此活動的相關信息。家委們開始在群里牽頭響應,家長義工們紛紛報名參加?;顒赢斕欤议L和孩子們更使勁渾身解數(shù)吸引各方大、小客人前來購買。一場活動下來收入兩、三千元,這些愛心收入無償?shù)鼐柚o對口的山區(qū)小學。這樣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奉獻愛心,是多么有意義啊。
五、春風化雨,暖人心
一個班由幾十個家庭組成。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不同,總會衍生出不一樣的孩子。這些孩子來到學校,課內課外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孩子小打小鬧,發(fā)生碰撞在所難免的,不必過分緊張。只要處理好就相安無事的。但近幾年不知是受媒體傳播影響,還是家長的法律意識真的加強了??傆袀€別家長因一點小事就說成校園欺凌事件,追究各種責任。來學校找、找老師麻煩,令身心疲憊的老師不勝其煩。
筆者曾接到這樣的一個班,該班在三年級時插入一個由原兄弟學校轉入的棘手學生小周。該學生爭強好勝,經常用惡語挑釁同學,引起別人不滿,繼而發(fā)生爭執(zhí)?;氐郊?,小周就添油加醋地告訴他媽媽自己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一聽孩子被欺負了就跑去找老師、找家長理論,甚至還拿起所謂的法律條文來,要求對方家長賠錢、道歉。
四年級的時候,學校安排筆者接手這一個班,校長在開學初就交了底。雖然也擔驚受怕,但學校信任,筆者也只能臨危受命去接受它,并想方設法去改變它罷了。
開學伊始,筆者特別留意這個同學,發(fā)現(xiàn)其聰明、反應快、值日工作也負責,但愛挑釁、心胸狹窄的性格仍然存在。在課間時間特別留意他,一旦發(fā)現(xiàn)他與別人發(fā)生矛盾時,立即把他拉到身邊,時刻提醒他:與人為善,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強。課堂上挖掘其閃光點,及時表揚。讓其回家向父母說被老師表揚,得到同學和老師的關心這些正能量的話題,以消除家長總擔心孩子處處受欺凌的過度保護之心。同時每次帶隊送出校門見到其家長,都會交流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經多次的交流,家長咄咄逼人的氣勢壓了下去。孩子的表現(xiàn)也越來越向著好的方面發(fā)展了。筆者堅信,“師者父母心”,只要為師者有愛心、有耐心、有恒心,就能化作春雨暖人心。
費爾巴哈在《幸福論》中提到:“一切有生命和愛的動物,一切生存著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動就是對幸福的追求?!睂W校與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動就是讓孩子們能夠健康、幸福地成長,兩者缺一不可。所以,只有家校合作,緊密聯(lián)系、和諧統(tǒng)一,巧妙的溝通才能構建家校合作的七彩橋梁,教育才有可能發(fā)揮其最大的育人效益,學生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顧志剛.論新時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J].班主任,2005.
[2]劉翠蘭.家校合作及其理論依據(jù)[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