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瑞軍
【摘 ???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手術治療中采用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6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號法對患者進行分組,雙號為研究組,單號為對照組,130例/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乳腺癌根治術治療,研究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102.3±5.1)min顯著短于對照組(115.8±5.4)min,研究組患者胸大肌萎縮率(19.2%)、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3%)均顯著低于對照組(40.0%)、(30.0%),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治療,不僅手術時間短,還能使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胸大肌萎縮率降低。
【關鍵詞】 ???乳腺癌手術;胸前神經;肋間臂神經;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28-02
乳腺癌是一種發(fā)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疾病,多發(fā)于女性,且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和年輕化發(fā)展趨勢,給女性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1]。為防止癌細胞擴散和改善患者預后,臨床多建議患者行乳腺癌根治術治療,傳統(tǒng)的乳腺癌根治術雖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其易引發(fā)患者出現胸大肌萎縮、術后上肢麻木、腋窩疼痛等并發(fā)癥,從而加重患者機體痛苦。隨著乳腺癌根治術的不斷改良,現代臨床多采用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型手術對患者治療,不僅治療效果確切,還能降低患者胸大肌萎縮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本文主要探究了采用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型手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260例乳腺癌患者入組進行研究(收治時間范圍為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單雙號法對患者進行分組,雙號為研究組,單號為對照組,130例/組,研究組患者年齡分布:27-62歲,平均年齡(42.6±2.5)歲,Ⅰ期59例、Ⅱ期41例、Ⅲ期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分布:28-60歲,平均年齡(42.8±2.4)歲,Ⅰ期60例、Ⅱ期42例、Ⅲ期28例,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后續(xù)研究對比有意義。
1.2 方法
采用傳統(tǒng)乳腺癌根治術對對照組患者治療,對患者施行全身麻醉,利用影像技術對腫瘤進行定位,然后在腫瘤邊緣超,過3cm處進行切口,切開皮膚后,逐層分離皮瓣,并依從切除乳腺和其周圍脂肪組織,再牽開胸大肌和切斷胸小肌,然后不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徹底清掃大小肌間、鎖骨下和腋窩的淋巴結及脂肪。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對研究組患者治療,全麻后,在第四肋間隙靠近胸骨處及背闊肌前緣腋窩下5cm處作一橫斜切口,然后,分離皮瓣、切除病變組織和清掃淋巴結(方法同上),對胸肌間隙淋巴結清除時需充分保留胸前神經內、外側支,再對胸小肌內側游離時,需采取措施對胸前肋間臂神經進行保護。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除數目、胸大肌萎縮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所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組間手術操作相關指標比較
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除數目相比,兩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手術時間相比,研究組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組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胸大肌萎縮率比較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胸大肌萎縮率相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現代臨床對傳統(tǒng)乳腺癌根治術進行了改良,也即清掃淋巴結注意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這種手術操作方法不僅縮短患者手術治療的時間和縮小了手術范圍,同時,還能有效減輕手術操作對患者各鄰近乳腺組織造成的損傷,從而能有效降低其胸大肌萎縮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本研究中,對兩組乳腺癌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乳腺癌根治術及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除數目相比,兩組間差異不顯著,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102.3±5.1)min顯著短于對照組(115.8±5.4)min,研究組患者胸大肌萎縮率(19.2%)、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3%)均顯著低于對照組(40.0%)、(30.0%),這與何建鑫[3]等人研究報告得出的保留肋間臂神經與胸前神經的乳腺癌手術治療組患者胸大肌萎縮率20.75%、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3.21%顯著低于傳統(tǒng)乳腺癌手術治療組39.62%、30.19%結論基本一致,說明對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保留胸前神經與肋間臂神經)治療,不僅手術時間短,還能有效降低患者胸大肌萎縮率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林慧.觀察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的乳腺癌手術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8,24(20):16-18.
[2]劉濤.保留胸前神經和肋間臂神經的乳腺癌手術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7,36(32):45-47.
[3]何建鑫,王文勝.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保留功能神經治療乳腺癌[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37(0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