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晗
【摘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其急需新的教育理論給予前進動力,為此,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代表著英語教學目標發(fā)生了新的轉變,原來所追求的培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目標需要進一步深化,如今英語教師追求的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針對這一轉變,本文將探討培養(yǎng)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高中生 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04-01
0
在最新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內容,其一為語言能力;其二為思維品質;其三為文化品格;其四為學習能力。高中英語教學需要以生為本,植根于課堂,而又不拘泥于課堂,依托于教師對有效教學策略的不斷探索來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那么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呢?筆者作了如下探究。
一、改變英語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英語是一門知識點繁多,學習任務重的學科。很多教師只是簡單的按照課本的順序和內容進行教學,過分強調教材中的知識點。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是無法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甚至會引起學生對課堂的厭煩。這種教學常態(tài)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必將成為一紙空談,所以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針對這種現狀,教師要合理地整合單元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而且學習內容也應向外延伸。例如,聽力教學中可以加入英語歌曲、電影的欣賞;閱讀教學中可以加入有關的英語報刊、成語、笑話、詩歌、名人軼事的賞析。在學習之余,還可鼓勵學生多讀一些適合自己的原著,比如書蟲系列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其在玩中學。
二、注重學生英語基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對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而言,其前提條件就是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扎實,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然而,大部分高中教師的教學目標都定位在如何教授語言知識和如何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上,忽視了英語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具體而言,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出改進。第一點,在日常授課中,要調節(jié)教學目標和內容,相比較語法、句型等技巧知識,要更加注意聽、說、讀、寫四個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第二點,開展情境教學,鍛煉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重組與整合,將教學內容和社會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通過構建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較真實的語言運用的渠道,實現“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教學目標。
三、調整英語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是一個緩慢和漸進積累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英語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加強學生英語思維鍛煉,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點,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體現了以生為本,生生互動的教學理念。學生成為了課堂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這種模式通過任務,讓學生在語言訓練和交際中學習語言知識。同時,通過討論和分享,學生們的思維得到充分的鍛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創(chuàng)建出智慧的課堂。
第二點,利用問題導引,加強學生英語思維訓練。為了更好的實現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合作探究的這一模式,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進而改善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而通過恰當問題的導引,也可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在學習Friendship這一單元時,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英語教師可以提前設置一些對應的問題,如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your friend ? 或者What do you think friends are?等,借助這些問題,學生會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深入的思考,學會更有邏輯性地去看待問題。
四、轉變英語教學思路,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
英語語言不只具有工具性,同時具有人文性。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多一些文化滲透,讓學生把英語課堂作為了解西方歷史和文化的窗口。對于高中生而言,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漢語思維,這種思維限制了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發(fā)展,更不利于其進行跨文化交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利用好多媒體教學設備,增強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Body Language這個單元的時候就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多搜集一些關于“Body language”的圖片、文字、和視頻資料;然后,教師在課堂上展示這些資料,學生獨立思考這些肢體語言的作用;最后,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依據這些資料,討論“肢體語言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用尊重包容的心態(tài)看待西方文化。
另外,加強校園英語文化氛圍也很重要,比如廣播、宣傳欄等都要充分利用起來;還可以創(chuàng)建“英語角”,給予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從真實的語言應用中,加深學生感悟,擴大英語文化的影響。
結束語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要真正重視學生英語技能和優(yōu)秀思維品質的形成,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從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英語教師而言,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教育目標,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核心素養(yǎng)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繆曉燕.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高中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J]. 考試周刊,2018(29):104-105.
[2]徐慧婷.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初探[J].新課程(下),2018(3):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