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冬
摘 要:開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對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針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因此,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有著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有效方法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利用率。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針對這一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和體會,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同仁投入到其中,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營造自主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況和問題,幫助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力度,讓課堂學習更加的具有互動性。其次,教師應該努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的形象更具親和力,減少學生的懼怕心理,讓學生在與教師平等的交往中,發(fā)現(xiàn)學習語文的魅力。其次,教師應該通過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鼓勵和贊美。例如,微笑和充滿肯定的眼神,或者在課本中留下的激勵話語,在潛移默化中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在這種發(fā)展背景下,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信心,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能夠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對新知識具有一定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其中,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滿足教師教學需求的重要方法,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可以將抽象化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利用合理的手段變得具體和生動化。例如,在交小學生學習《孔融讓梨》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貼故事圖片或者是影片放映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以情景劇表演的方式將故事還原,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詞語傳達的文化精神,將深刻的道理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正確地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字的精髓,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歷史背景,進一步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的教育水平和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三、利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要不斷探索優(yōu)化相關教學方法,以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目的,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原詩歌中描寫的場景和意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欣賞詩歌時,教師可以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詩歌的認識和理解。當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師可以通過形象化的比喻幫助學生理解。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滲透課本中的情感因素,更是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的有效方式。
四、設計教學課堂問題
教師應該在學生的語文課堂中進行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能夠良好地掌握知識點。首先,可以針對教學內(nèi)容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課文閱讀,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人數(shù)進行分組,分配給每個學生不同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樣不僅能夠營造學生的教學氛圍,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在問題的設置方面,應該嚴格地根據(jù)內(nèi)容進行規(guī)定,不要偏離主題,提高問題質量,讓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題義。例如,在學習小學課文《赤壁之戰(zhàn)》中,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留給學生問題,課文的主要敘述內(nèi)容是什么呢?先講了什么,后寫了什么,最后的結論是什么?在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問學生火攻這一仗的主要步驟是什么呢?最精彩的是哪一招?并說出自己的原因,最后周瑜以3萬人打敗了曹操的80萬人,用一個成語進行概括是什么呢?這3個問題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前中后三大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并進行了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讓課堂變得鮮活新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鼓勵學生參加課后練習
有些教師反映,課堂上,學生的上課態(tài)度比較積極,并且能夠很快地掌握和運用知識點,但是之后的考試成績卻并不是很理想,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知識點鞏固,語文全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素質,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這門學科的特色,利用學生的課后和課間自習時間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對重點和難點能夠更好地掌握,幫助學生在短時間之內(nèi)對語文知識能夠全方面理解和運用。例如,小學生語文課文《媽媽的愛》,教師可以通過課后留作業(yè)的形式,讓小學生對父母表達出自己的尊敬和愛意,并用作文的方式對自己做的事情進行記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另一方面,達到了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六、結語
總之,在現(xiàn)代化社會建設的推動下,教育教學愈加的得到了公眾的重視,而各界也在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高效的,積極的,向上的教學環(huán)境而努力著,創(chuàng)新著。為了能夠真正的從實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而不斷的堅持著。通過不斷的完善自我,通過不斷的改進各個相關的設備而不懈的努力著。
參考文獻
[1]李慧香.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2]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4).
[3]張忠艷.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應用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