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寶
摘要:在大刀闊斧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很多新型教學方法應運而生,這對于提高小學教學的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階段學生的課程較為豐富,許多陶冶情操的課程設立,能增加學生知識探究興趣。將情境教學巧妙地應用到美術課堂中便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進而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應該從實踐出發(fā),將與生活有關的美術知識帶入情境教學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美術 情境教學 導入分析
小學教學內容較為簡單,所以教師并沒有太大的教學壓力,尤其是美術教學多數來源于生活,學生在看到每節(jié)課程內容時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在新教育改革推行前,很多小學美術課程并不受到重視,任課教師多數是“散漫”教學方法,也并未付出過多心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新教學政策的推出讓教師必須獨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教學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師應首先利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牢固的掌握美術基礎知識,進而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習熱情。解放學生想象能力開發(fā)頭腦運行速度,避免讓學生的思想被禁錮在某一區(qū)域形成固有思維,讓生活成為他們最好的老師,最大化實現情境導入教學與美術課堂并行發(fā)展。
一、情境教學的含義
教育界在1930年首次提出了情境教學方法,并在語言類教學課堂中應用次數最多。此方法主要是讓學生置身課堂之外,教師以美術章節(jié)內容為教學主線,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共同創(chuàng)設有色彩與生活氣息,并且將形象設置成主題的場景中,激發(fā)學生真實體驗感,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美術知識,順利畫出自己想要的圖案。教師通過圖像展示、生活情境導入、作品欣賞和語言描述等,開創(chuàng)教育情境與活動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教師營造情境缺失。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小,教師畫畫而學生在下面臨摹,學生跟隨著教師的美術風格,一筆一劃模仿老師的筆記,完全沒有自己的美術意識。課堂枯燥乏味并且學生參與度不高,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故而小學美術課堂教育效率逐漸低下。其次,教師所營造的情境課堂與學生生活脫軌,學生無法借助生活經驗增加對知識的了解,對教師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并沒有過多幫助。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
(一)幫助學生學會在情境中觀察
美術主要是借助人的視覺處理來表達、理解思想,借此豐富人類的情感世界與精神滿足。由此可見,學生學習美術過程中應首先積累視覺經驗,提升審美,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學會觀察。視覺搜集到的信息是經過學生主觀意識篩選過后的知識,而美術課程與知識教學課程不同之處便在于,美術世界的色彩觀察更加直觀而精神領會比較抽象,教學過程中多數任課教師比較注重學生學會觀察色彩運用、明暗轉變、線條流暢以及形狀意識等方面的感受。例如在《色彩的和諧》這一課,學生要掌握臨近色彩的調配規(guī)律,可以先帶領學生觀察生活中鄰近色的和諧美,提問學生我們經常去的花園中有沒有鄰近色等,之后教師就能指導學生進行鄰近色的調配,例如黃色染料里面逐漸添加藍色染料劑量最后變成綠色。
(二)學會在情境中學會自我創(chuàng)造
開展美術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教師要提供充分的發(fā)揮空間,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大膽想象,重點突出學生的自我意識表達,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獨立設計,通過引導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糾正學生的用色問題等,進而提升綜合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可以設置《化妝舞會》的主題課程,但并不是讓學生在自己臉上化妝,而是準備廢物利用瓶子進行裝扮,可讓學生獨立完成每個瓶子或是小組合作負責一個瓶子的“化妝”。有的學生在頭上設計警察的帽子,有的在脖子上畫上項鏈等。這些想法都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學更能使學生融入進去,在其中提升美術創(chuàng)造力。
四、導入情境教學需考慮學生年齡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所積累的生活經驗不多,因此教師在計劃情境教學時應將學生年齡作為首要考慮因素,控制活動開展范圍,讓學生在可接受范圍內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情境教學。例如在學習《色彩的對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相近的顏色,了解帶有這些色彩的物質上的區(qū)別,讓學生產生思維連貫性。
結語
現如今我國中小學的教育事業(yè)在持續(xù)發(fā)展,教育改革方興未艾,其中情境教學在美術課程中的運用雖然還沒有其他科目嫻熟,但是已經形成基本教育理論體系,可以基本維持教學運行,并且已經顯現出新萌芽的生機。總而言之,教師想要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率,必須首先全面理解情境教學的實施意義與教學目的,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與創(chuàng)造,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黃自珍.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欣賞課程中的應用[J].數碼設計(上),2019(10):336.
[2]周薇.趣味活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2019,16(34):211.
作者單位:
大連市金普新區(qū)大魏家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