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要:“ 品讀好書,滋養(yǎng)心靈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的閱讀總量應該在400萬字以上,因此,應該從入學開始就幫助孩子和書本交朋友,讓閱讀成為孩子終身的愛好。 “學習的最好興趣,乃是對學習資料的興趣?!辈剪敿{的名言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兜岩艄蕡@》這本書不但有趣,而且是一部對學生的心智具有積極啟迪意義、經(jīng)得住教學研討推敲、值得反復精讀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下面就讓我以《笛音故園》為例,談談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精讀和研討。
關鍵詞:精讀 研討 興趣 分享
一、粗讀小說
粗讀小說,其實就是指導學生粗線條地了解文本,讓學生了解這本書的作者是誰,根據(jù)題目去猜想書中的內(nèi)容,然后關注一下書本的前言、小序、目錄,再瀏覽一下書本,初步了解書中的內(nèi)容概要。
二、深入研讀
在初步了解書中大概內(nèi)容后,學生開始接受任務,一次又一次地對《笛音故園》進行研讀了。
(一)品人物,理情節(jié)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孟飛姐姐在《笛音故園》中,對樂亭先生的描寫十分生動,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他們在第一次閱讀后,紛紛向我表達對樂亭先生這個人物的喜愛。抓住這個“喜愛”,又基于五年級時曾進行過的人物描寫訓練,我布置了兩次作業(yè)。第一個是利用思維導圖、表格等方式對樂亭先生的形象進行歸納分析;第二個就是通過畫書中的人物關系圖,理清故事情節(jié)。在這兩次的作業(yè)后,學生對書中的主要人物樂亭先生和書中的情節(jié)有了深入的了解,對樂亭先生從開始的“喜愛”過渡到了“敬佩”。
(二)找線索,明主旨
文章線索就是貫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見的詞、句子或是情況等等;并且在解讀文章時可以依照用來解讀文章含義,了解文章主旨。在《唯一的聽眾》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對“線索”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于是,我就抓住了這個“興趣”,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根據(jù)“線索”的定義、作用和找線索的方法,去找找《笛音故園》中的線索。陶行之先生曾說過:“相信學生,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痹诒姸嗟拇鸢钢?,經(jīng)過小組討論判斷后,學生給《笛音故園》找出了三條線索:以牛大民借的債(連本帶利20元)來推動故事發(fā)展;以樂亭先生的笛音來體現(xiàn)情感變化;以《定風波》來強調(diào)人物品質(zhì)。讀到這里,學生都體會到了樂亭先生的積極進取,樂觀和曠達。在找線索的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確實,這既是聯(lián)系,也是發(fā)展,正如葉圣陶老先生所說的:“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p>
三、深耕種植
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在有效積累的同時,能有質(zhì)的突破”,心理學專家告訴我們:“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痹谥暗膸讉€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讀書興趣被激起,這時,我就趁機讓他們篩選出幾個感興趣的內(nèi)容,分小組進行更深入的研讀了:人物研究組,以書中其他人物的身份,講述他與樂亭先生的故事和看法;《定風波》組,搜索《定風波》與樂亭先生品質(zhì)的聯(lián)系;笛音研究組,研究每次笛音出現(xiàn)的原因和作用;《楊家將》組,樂亭先生為村民們唱的大鼓選擇《楊家將》的作用;插圖組,根據(jù)書中的情節(jié)創(chuàng)作插圖;《對花》組,了解河北民歌;方言研究組,學習書中出現(xiàn)的河北方言和一些不懂的字詞。在小組的深入研讀中,學生拓展了視野,增加了知識信息量,陶治了情操。
四、分享果實
分享,可獲得愛和歸屬感、可以獲得尊重和實現(xiàn)自我。在這一次又一次地研讀中,《笛音故園》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碩果累累,那又該如何指導他們把果實與大家分享呢?我給了學生八個字:“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于是,各個小組根據(jù)各自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特長,設計了各具特色的匯報方式:有詩歌朗誦,有民歌對唱,有插圖展示,有粵語“古仔”,有情節(jié)補白,還有知識問答。學生一起設計臺詞,一起制作展示,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我認為整本書的閱讀指導,關鍵在于找準學生的興趣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反復深入鉆研,并得到一定的橫向發(fā)展。這樣,就能由一本書為起點,引導學生到更廣闊的領域,真真正正地把書讀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源于生活、融于生活,那么閱讀的分享形式,我覺得就應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利用不同的表達形式,讓讀書分享達到“知”“情”“意”的交流。
結語
“讀好書,好讀書?!眻猿珠_展讀整本書的活動,不僅有利于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還可以與各學科進行貫通,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為學生一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讓我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讓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學生心中播撒下文學的種子,讓他們感受并去傳播世界上的光明和希望。
參考文獻:
[1]龔秋.文本閱讀的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0):155-157.
作者單位:廣州市越秀區(qū)凈慧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