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祝平
摘 要:教育行業(yè)正在根據(jù)我國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及教師的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式,以期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探究性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并且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初中地理;研究性學習;教學方式
引言
初中地理知識中包含著較多的自然知識及人文知識,是一門內(nèi)容較為豐富的學科,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應用探究性學習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知識探索,確保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中可以逐漸地形成新的思維方式及學習模式,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大幅提升。
一、探究性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勢
(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
初中地理學科中的知識較為豐富,不僅包括地理知識還包括一些科學常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語言指導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探索,并通過探索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探索學習中感受到通過自身努力學習相關地理知識的自豪感,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探究式教學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的認識,強化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及考試中進行靈活的運用,提高地理知識的價值。另外,在進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式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還要通過地理知識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影響,幫助學生建立起責任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社會價值。
(二)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
初中地理課本知識中本身就包含著各種國內(nèi)外的地理知識以及各種科學知識,通過教師的教授會增加學生知識庫中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但是教師通過探究式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不僅會通過探究獲取已有的定論知識,還可以獲取其它的科學知識,進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另外,地理課本中具有世界地理知識,講述各個地區(qū)的地勢、地貌,教師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相關地區(qū)的地形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的相關經(jīng)驗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加強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擴寬學生的知識面[2]。
二、探究性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在地理問題探究中學習
初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探究性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任務的方式加快學生的學習進度,幫助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探索。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全面的掌握學習情況及學習能力,并且明確學生的性格,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根據(jù)學生的基本情況設置教學中的相關問題,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增加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營造積極地學習氛圍。教師應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查找,增加學生自主查閱資料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教師在進行探究性學習中應加強對問題設置的重視,并合理的控制地理問題難度,避免因問題難度較大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逆反心理,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合理的設置地理問題難度可以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進而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在進行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問題的設置加強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進行引導,確保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形成獨特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二)在地理情境探究中學習
初中地理教師應明確在進行教學中,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通過建立教學地理情景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確保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加強對知識的探索??茖W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逐漸地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關的情景,使學生在學習情景中對知識進行探索,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會直接講述課本中的知識,并且學生在做題中也會使用書本中的知識進行解答,導致學生的學習思想受到限制。然而教師使用探究式教學的方式創(chuàng)立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打開自身的思路,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3]。
(三)在地理案例探究中學習
初中學科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會議案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快速的理解教師教授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中也不例外,地理教師可以使用案例教學的方式指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探討,以此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及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設定相關的學習目標及學習方向,合理的選擇地理案例教授學生相關的知識,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確保學生可以在案例分析中具有清晰的思路。學生在進行案例探討中,不僅可以加強與教師的交流,還可以加強對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此發(fā)現(xiàn)自身思路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另外,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應營造一定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質量的大幅提升。
結論
初中地理教師在地理學科教學中,應積極地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加強探究性教學方式的使用,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提出相關的地理問題,創(chuàng)立相關的地理情景,使用地理案例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綜合成績。另外,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知識探索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取書本中已有的知識,還能夠使學生接觸課本以外的知識,進而拓展學生的眼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芳霞.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02.
[2] 李永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國旅游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178.
[3] 張小校.例談“小步調”設問教學在高三地理教學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