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秀
摘 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持續(xù)推進,高效教學課堂已經成為促進學生學科素質發(fā)展的重要平臺。初中物理作為學生發(fā)展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需要教師認清高效課堂教學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通過努力,不斷實現(xiàn)高效教學?;诖?,本文從豐富課堂教學資料,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參考學生認知特點,結合實驗開展教學;多種教法融合,注重啟發(fā)引導教學三個方面對初中物理高效教學的實現(xiàn)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教學;高效教學
課堂不僅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場所,更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重要平臺。初中物理學科理論和實踐性較強,教師尤其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用對學生學習效率的影響。為了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應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通過助力學生高效學習實現(xiàn)課堂高效教學。
一、豐富課堂教學資料,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高效教學目的達成基于學生的高效學習,學生的高效學習基于對知識本身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首先應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從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入手。教師可以豐富教學資料,并豐富課堂資料展示的形式等,讓興趣驅動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通過學生的高效學習實現(xiàn)教師自身的高效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電能 電功”一課時,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為電功率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為學生展示了大量的資料。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對家用電器的舉例,如針對電燈、電風扇、空調、多媒體計算機等,讓學生意識到“電功”在人們學習中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通過多媒體信息展示工具為學生展示人們在生活中用到的“電功”:為我們洗衣做飯的洗衣機、電飯煲,讓我們感受冬暖夏涼的空調,為我們加熱食物的微波爐。在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基礎上,教師拋出教學主題:我們怎樣計算他們做了多少工作?我們又要給他們多少報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電功和電能。學生帶著興趣學習了本課知識,教師的教學高效性也得到了保證。
二、參考學生認知特點,結合實驗開展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水平較低,邏輯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階段。這種基本情況對學生學習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提出了“直觀形象”作為參考的要求。教師應參考學生的這種基本認知特點,結合實際開展教學,以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相關知識時,就運用了實驗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考慮到本課知識的教學重點在于首先讓學生習得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才能讓學生會識別和連接簡單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以及認識到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師為了讓學生經過本課學習,對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有深刻了解和記憶,向學生發(fā)放了必要的導線、電源、燈泡等實驗用具。根據教材內容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了實際的串并聯(lián)電路搭建實驗。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操作和效果觀看,對本課理論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在實驗過程中,養(yǎng)成了合作精神以及對科學的求知。在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基礎上,意識到了生活中多處對串、并聯(lián)電路的實際應用。實驗步驟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入,幫助教師達成了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多種教法融合,注重啟發(fā)引導教學
真正的學習源于思考,真正的思考源于疑問。因此,在知識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引導。講授在課堂教學中固然重要,但如果整節(jié)課都是純粹的講授,那么必然會帶來教學效率的降低。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問題引導思考等,通過真正表現(xiàn)出學生是學習本體,實現(xiàn)高效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比熱容”時,就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與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融合運用。教師首先為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展示工具,向學生展示了炎熱的夏天的河邊景色。同時拋出問題:“你想過夏天的中午在水邊沙子很燙而接觸到的水很涼嗎? 你想過這是為什么嗎?”有學生回答:“因為水會蒸發(fā),散熱?!钡墙處熞龑W生從“比熱容”的思考方向引導:“如果將水封閉起來,不讓水大量蒸發(fā),他們還會是一個涼,一個熱。所以,會不是他們的吸熱能力有所不同呢?”在教師引導學生經過思考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后,教師結合實驗,讓學生通過加熱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通過溫度的測量,讓學生了解了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不同。在學生通過直觀的情境和實驗了解了基本的概念后,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了熱量的單位等知識點。教師通過多種教法融合運用,通過助力學生高效學習,實現(xiàn)了課堂的高效教學。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要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高效學習的需求;并通過實施可以滿足學生高效學習的實驗操作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靈活應用教學方法的課堂上進行高效學習,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春美.師生互動 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77.
[2]宗先柳.關于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