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潔
摘 要:想要達到希望的古箏學習效果,就需要從高中古箏教學中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它不僅僅是古箏演奏技術,更是技術手段與音樂結合起來的產物,它可以將古箏變現(xiàn)的更加柔美和激昂,那美妙的音符會使讓人陶醉,心曠神怡。本文將從古箏教學角度出發(fā),分析如何才能提高高中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希望通過實踐能得到好的學習效果,積極促進古箏這門傳統(tǒng)樂器的繼承與發(fā)揚。
關鍵詞:古箏教學;音樂表現(xiàn)力;提高策略;高中生
引言
古箏是從戰(zhàn)國時期流傳至今的一種彈拔樂器,它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是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雖然它深受廣大學生及家長的一致追捧,但是,在以往的古箏教學中,音樂老師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了學生的表演彈奏技巧上,反而忽略了相對重要的音樂表現(xiàn)力,這嚴重影響學生的樂感,導致學生的演奏水平及教學效果遲遲不見提升。音樂表現(xiàn)力是身為一個音樂人向優(yōu)秀演奏家邁進的第一步,它會將原本空洞的、沒有靈韻的、沒有激昂頓挫起伏的演奏效果升華,會融入演奏者的理性感知并激發(fā)二次創(chuàng)作編排的靈感來源。因為它的重要性與深遠的教學意義,所以將醒悟、技巧、觀摩、素養(yǎng)等四方面為切入口,分析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
一、音樂表現(xiàn)力的定義
所謂的音樂表現(xiàn)力是指,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對音樂作品所渲染氛圍的綜合把控能力。即除了手指的撥彈古箏音符之外,讓演奏者及聽眾都融入到情緒調動、情感及情調的體驗中,就類似于一種條件反射,會根據(jù)所彈奏的音符產生一種悲傷、喜悅等情緒。
一個優(yōu)秀的演奏者并不只是讓古箏彈奏出激昂頓挫的聲音以及華麗的演奏技巧,而是要將音樂作品本身所隱含的精氣神三方面全部激發(fā)調動出來,讓聽眾及演奏者自己都能感受到音樂語言、跳動、意境、哲理、感悟、風格等。這種對于整體調度能力的把控,是日積月累培養(yǎng)練就的,它是凌駕于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認知、理解、感知、領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所詮釋表達。想要演奏出高品質的音樂就必須要在演奏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表達思想等下功夫,以達到精準的感知作品。
二、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古箏的興趣
現(xiàn)在的老師及家長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水平,因此就開設或報考各種藝術班,出發(fā)點都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造成學生拖延學習,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因為學習古箏是一個長久的、困難的過程,很容易中途放棄的一門樂器,所以就需要老師深入到學生團體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困惑以及矛盾心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并且與高中學習內容相關的樂譜進行練習如:《水調歌頭》、《琵琶行》等,讓學生能持續(xù)保持著學習的激情與動力,積極鼓勵學生尋找感興趣的樂譜進行自主練習。
三、如何從高中古箏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
(一)強化高中生古箏演奏的基本功
基本功練習是一個長久的、枯燥的入門過程,基礎地基都沒有打好,可想而知以后的攀升路注定坎坷?!芭_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俗語說的是很有道理的,沒有嫻熟的指法及技術的練習,最高質的樂譜彈奏出來也是垃圾。
傳統(tǒng)的演奏手法是以右手大拇指、中指、食指、無名指的靈活擺弄琴弦所演奏出旋律,掌控節(jié)奏;用左手迎合琴弦的張力,及時調控弦音的變化,調整高低音。教師必須端正學生的坐姿,演奏時注意手指、肩膀、手臂、手腕等彈奏力度及靈活程度。基本功的練習不分入門早晚,都必須每天進行基本功練習,預防手法生疏。教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把練習基本功當作一種習慣,才能方便學生進行各種樂譜的演奏,最終達成提升音樂變現(xiàn)力的目標。
一方面,高中生因為課業(yè)緊張,造成練習古箏的時間不充分,另一方面,音樂教師為了追求課業(yè)進度,所以對基本功的練習只局限于書本傳授,這兩種情況都影響了學生無法提升音樂變現(xiàn)力的局面。因此必須提升基本指法練習的重要性,加大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練習時間,鞏固學生的基本功,確保學生都能熟練掌握后在進行樂譜的練習。
(二)增強學生對樂譜的理解及領悟能力
在學生打好基本功的前提下,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樂譜的分析與感知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音樂老師要對所教學的古箏樂譜從背景、文化、歷史等角度進行介紹,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設法讓學生嘗試分析樂譜所要描繪的情感及創(chuàng)作意圖。加強學生對各種類型的古箏樂譜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區(qū)別,深入感知其中的意境,掌握各銜接點的切入時間,并且能從作品中激發(fā)出創(chuàng)作靈感,利用理性感知及靈感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三)培養(yǎng)學生聽聲辯音的音樂素養(yǎng)
教師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聲辯音的能力,它和手指基本功重要性是等同的,如果沒有很好的聽聲辯音能力,學生就無法掌控音符的高低音轉換的切入點,以及升降調的頻率,最終會對學生觀看樂譜及實際演奏效果造成阻礙,無法在演奏時準確切入樂譜,不能達到彈奏出高低起伏、意境綿綿的效果。
在第一階段:音樂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音色位置訓練。要達到隨便給出一個音符,學生就能精準的說出所在的位置。之所以要對學生進行位置訓練的原因,是因為弦音種類分為倍高音1中種音符,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各5種音符。
在第二階段:增大學習難度,讓學生嘗試從聽單音就能準確說出相鄰音符的位置及音調。
在第三階段:進行全面聽力訓練,重點側重于轉換音及組合音上,音樂老師需要掌握方法有規(guī)劃的進行全面聽音訓練,以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掌握感、韻律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表現(xiàn)力是高中古箏教學中所展現(xiàn)出的一種高質感的內涵審美,它培養(yǎng)了高中生對樂譜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領悟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等。不局限于單一的指法及技巧練習,它是一個全方面培養(yǎng)的過程,從基本手指操作及聽力訓練、拼讀作品、發(fā)掘作品意圖、表達感情,在通過自己的領悟加以二次創(chuàng)作,塑造一個合二為一的、流連忘返的意境,最終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朱丹.當前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的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3,(6):222-223.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3.06.181.
[2]楊妍,趙雪暉.古箏教學現(xiàn)存問題及完善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1):91-93.doi:10.3969/j.issn.1673-4564.2013.01.030.
[3]李敬.淺談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古箏教學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青年文學家,2013,(17):13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