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君 柴麗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揮出指導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結合教學內(nèi)容針對性的選擇自主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自主合作;教師;過程指導
一、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情緒
初中物理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為任務式模式,即學習的過程主要是根據(jù)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來展開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首先需要提出一個有效的問題,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及學生能力。問題的提出需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問題首先需要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興趣;2.能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3.問題應當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及動態(tài)性,引導學生思維進行發(fā)散;4.問題應當與學生現(xiàn)有認知產(chǎn)生沖突,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在問題解答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在教學《歐姆定律之實驗不能完成原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從滑動變阻器進行探究”、“從所控制的定值電阻兩端電壓進行探究”、“從所選取的定值電阻進行探究”、“從電源電壓進行探究”。讓學生回顧歐姆定律實驗中“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針對上述問題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同時可以將學生按照一定的人數(shù)分為不同的組,每組選擇一名小組長,教師再將上述問題分配到各個組內(nèi)。當學生解決上述問題后,教師可以再次提問“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引導學生對每一個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與學習,從而解決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二、科學分組,提高自主合作學習有效性
科學合理的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分組是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成功的前提。每個小組的組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遵循“組內(nèi)異質、組組同質”的原則,根據(jù)班級內(nèi)學生的成績、能力、個性特點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增加自主合作學習之間的競爭性。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組內(nèi)每位成員都可以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即組內(nèi)由誰組織、誰發(fā)言、誰記錄等,每位成員應當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任務,同時教師應當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輪換,讓每位成員都可以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合作學習情感體驗,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責任感,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是處在一個集體之中,確保自主合作學習的質量。
三、引導質疑,提高探究欲望
當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之后,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理的方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首先,學生個體之間必然是會存在差異性的,因此各個小組的方案可以不同。初中物理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現(xiàn)有物理知識水平,結合認真情況做好記錄,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氛圍,積極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過程進行調(diào)控,讓學生與新知識之間的矛盾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例如:在教學《電與熱》時,教師在課前就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收集資料,引導學生自己進行電熱器的認識與學習并能說出常見的電熱器,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收集的資料選擇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提點探究影響電熱的因素。除此之外,在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各個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用合理的策略進行調(diào)控。如在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中,表揚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積極進行巡視指導,適當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質疑,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將長時間游離在自主合作學習之外的學生“拉入”討論的過程中,確保自主合作學習能夠有效順利的進行。初中物理教師除了對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進行指導外,還可以適當?shù)膮⑴c到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成為他們合作成員中的一份子,與學生共同進行談論。無論教師的角色如何進行轉變,平等是始終不變的,應堅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環(huán)境及機會。
四、合理評價,鞏固自主合作學習效果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成功最大的因素就是學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每位學生最大的潛力。在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需要對學習過程及學習結果相結合,對集體與個人評價相結合。首先需要評價學生的合作分工是否科學合理,合作學習的方式是否恰當,學生的參與度是否積極,對學生的結果整理是否正確等方面進行評價。其次再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創(chuàng)新程度等進行評價。例如:以研究物體的浮力影響因素時,教師就可以先看學生的合作過程中是否有明確的分工,分工應當與學生的實驗能力相關。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合作的過程是否合理,如實驗操作員的順序是否科學有序等。只有合理的評價才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意義及價值,進而更加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評價反饋來對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充分的認知,進而在下次合作學習過程中更好的進行調(diào)整,以此提高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主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合作能力。自主合作學習既可以有效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物理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龔尚英.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1(2):129-130.
[2]龔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的教師指導策略[J].語文天地,2017(3):88-88.
[3]陳新.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指導策略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7(4):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