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永章
摘 要:政治,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一面,反映著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和社會進步的程度。政治的科學有效水平以及它的文明程度,對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的幸福感有著重要影響。高中政治學科,是社會政治在教育上的縮影,是學生的“政治”,它作為三大文科綜合學科之一,對學生學習文科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政治學科,具有階段性特征。高中政治與初中政治有很大不同,初中政治重在“背”,高中政治重在“思維”。但不少高中政治教師僅僅只看見了政治學科的背誦性,而忽略了思維性,這種片面的教學想法會使學生的高中政治學習受到不利影響,不利于提高學生高中政治學習的有效性。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做到與教材對話,更要做到與社會政治對話,讓高中學生通過政治學科的學習,提高思維能力、增強對社會政治的了解。
關(guān)鍵詞:思維性;階段性;背誦性
高中政治,是一門以文字為主要載體的學科?!氨场焙汀坝洝?,不僅僅是學生學習政治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但這不意味著,高中政治就是“背多分”。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牢記知識點然后瘋狂刷題,但一味地死記硬背和做題也是低效率和不科學的。高中政治,是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政治的一個窗口,學生通過學習政治知識培養(yǎng)的是政治能力、政治眼界和政治思維?!八季S”的培養(yǎng),才是高中政治的第一主題,高中政治教師要意識到并重視這第一主題,通過多方面、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由此,學生的政治分數(shù)也會有所提高。
一、知識要背,不只是背
教材知識,是政治學科的基礎,“背”和“記”是學習政治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知識點的記憶是提高學習政治成績的前提條件,但知識點的記憶也是很有方法,值得高中教師去研究。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程度,影響著學生政治成績提高的程度。掌握基礎的知識點,對于一般學生來說,達到及格分數(shù)線是沒有問題的。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對知識點的背記要求應該有所不同,背記的知識點內(nèi)容也應該有所不同。對于中下水平的學生,政治教師應該要求他們背記基礎的教材知識點,對于中上水平的學生,政治教師應該要求他們對教材知識點全面掌握的同時廣泛了解課外政治時事,結(jié)合課內(nèi)和課外的資源,加深對教材知識理解的深度,增加看問題的角度,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例如在《多彩的消費》這一課時,政治教師首先在講述這一課時之前,要羅列知識點清單,讓學生通讀教材、課前預習并做筆記。學生通過知識點清單的課前預習,能在政治課堂上快速進入狀態(tài),對課后的背記知識點也有所增益。背記,不在于死記硬背。政治教師應該貫徹“理解記憶”這一準則,在課堂上重在講解知識點,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在課堂上,首先由政治教師進行講解,讓后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各組總結(jié)出來的問題,并在課堂上提出,讓全班學生進行討論,最后由政治教師評點。通過政治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雙向互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印象,更能促進他們對教材知識的深刻理解。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貫徹“理解記憶”的準則,提高學生的背記效率。
二、好題要刷,不只是刷
高中階段,學生最常用的學習方法便是“刷題”。通過刷題,學生能接觸現(xiàn)在以及過去的經(jīng)典題型,了解常考點,總結(jié)出考試的“套路”。高中政治學科也不例外,刷題也是政治學科中不可或缺的。但教師要知道,刷題套路的利與弊,給學生刷的“題”重在質(zhì)量,而不是數(shù)量。通過教師對政治經(jīng)典考題的廣泛篩選,減輕學生的刷題壓力,提高學生使用刷題策略的效率,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一點。高中政治教師在選擇好題的時候,要站在多種角度看題。一是通過題型來選擇題目,同一種題型的題目不宜重復。二是通過年份來選擇題目,年份過遠的題目背離了政治的時事性,教師應該審慎選擇。三是通過難易程度來選擇題目,難度太高或難度太低,都不適用于學生的刷題??傊?,刷題重在“經(jīng)典”,重在“效率”,這種“經(jīng)典”和“效率”的實現(xiàn),也依賴于教師對于政治學科的研究。
例如在《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對于有關(guān)政府的知識從來都是與時俱進的。政府的知識隨著社會政治的發(fā)展而變化,政治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的知識時要充分結(jié)合社會政治的發(fā)展。在選擇好題的時候,要注重題目的時事性,讓題目反映的是當下的社會熱點,瞄準社會熱點去選擇題目,讓學生通過做題,跟上社會發(fā)展的腳步,讓課堂與社會生活、題目與社會熱點相貫通。
三、思維能力,助力高分
當今時代是教育變革的時代,不僅僅是教育模式的變革,更是教學任務的變革。如今的高中政治學科不再是傳統(tǒng)觀念上的“背多分”,它越來越看重思維的培養(yǎng),和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緊跟教學要求,認識到思維培養(yǎng)在學生學習政治學科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要想提高學生的政治分數(shù),首先要求的不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背記熟練程度,而是學生通過做題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批改學生的政治作業(yè)時,不能摳字眼地去看學生對于教材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而是要看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鼓勵學生走出政治答題套路,融入自己的思考。
例如在《企業(yè)的經(jīng)營》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選擇練習題目時,要偏向于選擇一些開放性試題,讓學生跳出答題框架,使用自己對題目最原始的了解。在開放性試題的答案中,結(jié)果往往不是唯一的,答題的角度也是多樣。教師在講解試題時要多講解一些答題策略,而不是讓學生分析、背記答案。
結(jié)語:新時代下的高中政治教學,不再偏向于面向分數(shù),而是面向社會生活。政治,是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它的考點不僅僅來自于過去,更多的是來自于當下的時代。社會熱點,便是政治學科的重要考點。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時,不應該面向于書本,讓學生“背多分”,而是應該鼓勵學生走出書本,面向社會生活,通過對過往傳授、學習政治的方式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學生高中政治學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興洪.論如何開展高中政治教學[J].基礎教育,2017.
[2]張佳桂.如何開展高中政治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