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華
摘 要:當前我國的教育改革在不斷的深入發(fā)展,基于新的教育改革形勢,加強革新各學科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形成健全完整的教育體系,使教學質(zhì)量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中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方面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學習習慣,另一方面也能夠?qū)⒔處熼喿x教學方法進行革新,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改革。本文進行分析怎樣有效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以及效率,希望給教學工作提供有價值的指導。
關(guān)鍵詞: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語文學科是必不可少的構(gòu)成。中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學習占據(jù)較大比重,同時也屬于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在對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期間,不僅可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以及解讀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讓學生具有更豐富的寫作素材。在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精神高度的有效提升。因此,中學語文教學期間,將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水平提升就顯得尤為關(guān)鍵。
一、當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首先,不能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中學生學識有限,如果無合適的讀物,就會阻礙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因為中學生自身知識文化水平具有差異性,部分讀物中語句晦澀難懂,加之學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就會對正常閱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這種閱讀狀態(tài)往往造成老師認真教、學生認真學但最終沒學明白的情況,導致教學資源和時間的浪費。另外就是學生未對閱讀的內(nèi)涵了解,只是單純的為讀而讀。例如記誦古詩,部分中學語文老師會提出固定的古詩背誦篇目,或者是限定相應的時間強制記憶,這種既定的學習模式通常不會深入的影響到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反而可能降低學習的熱情。其次,學生不具有良好的整體閱讀興趣。閱讀,需要全身心投入,但是中學生還具有好玩的天性,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很多學生僅能保持一小部分的精力集中閱讀。在自然的好奇心驅(qū)動之下,大部分學生通常只能集中10-15分鐘,一小部分經(jīng)過訓練可以控制在25分鐘左右。國內(nèi)課程設定的時間是每節(jié)課在40-45分鐘,很難有效利用。如果又要求學生課上認真聽講的同時主動做課外閱讀,會具有一定的難度。最后就是,閱讀缺少側(cè)重點。缺乏閱讀側(cè)重點是學生閱讀中呈現(xiàn)重要的問題之一。學生在閱讀課程中通常隨心所欲,毫無目的性的東翻翻西看看,大大降低了閱讀的有效性。
二、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對教學流程、教學目標科學的調(diào)整和優(yōu)化
閱讀教學期間制定教學目標以及流程,屬于關(guān)鍵性的環(huán)節(jié),采取科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較高的閱讀積極性,進而積極的提升其接受能力,并且對于最終閱讀興趣形成一定的影響。采取科學的教學目標,可以讓教師的教學針對性更強,更利于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如此,教師輕松,學生樂學,其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也就不在話下了。
(二)展開個性化閱讀
學生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展開閱讀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落實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科學的閱讀舉措,并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實際需求。例如,一些語文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只要引導其在閱讀中先掌握好文學作品內(nèi)的基本字詞、句子;對于語文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引導其提取關(guān)鍵內(nèi)容,整體感知文意,把握作品主題,甚至可以要求他們把閱讀內(nèi)容引入寫作中,樹立賞析文章的自覺意識。老師做這樣的分層閱讀指導和要求,因材施教,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嘗到成功的喜悅,也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長久堅持,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朗讀,屬于語文學習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是理解以及欣賞課文的重要基礎。閱讀教學期間,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誦讀,在誦讀中感知文學作品,深刻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感美,領悟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美。朗讀,分為略讀和精讀。略讀,就是通過快速閱讀作品掌握住內(nèi)容大意的閱讀舉措。讀者進行選擇性的閱讀、跳讀,把握作品大意,提升閱讀速度。在講授自讀課文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略讀,節(jié)省時間瀏覽文章,把握評論的關(guān)鍵性語句,理清思路,掌握事實或典型事例。另外,精讀,也就是認真細讀文學作品,如有所需還得反復閱讀,目標就是掌握重點和攻克難點、深究疑點。閱讀教學經(jīng)典篇章期間,老師應引導學生細讀多思并認真的琢磨,能更好理解作品內(nèi)涵,引導他們細致的分析一詞一句,挖掘語言運用的妙處。如此這般,老師在閱讀教學中關(guān)注朗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堅持重視朗讀,在讀中品,在讀中悟,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也就會有一套相對完整有效的閱讀方法了。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深化學生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可以深刻的影響并提升中學生閱讀能力,而且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相應要求,即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對于課外閱讀總量應該在260萬字以上,同時每學年應該閱讀名著至少兩到三部為宜。所以,中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習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進行應用,而且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實踐,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將閱讀能力提升。為檢閱課外閱讀效果,鼓勵學生多作課外閱讀,可舉行朗讀比賽、讀書交流會和知識競賽、講故事比賽等活動,讓學生自由的發(fā)揮,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在分享中提升。
結(jié)語:閱讀教學屬于中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構(gòu)成,科學的閱讀教學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所以,中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采取各種有效的舉措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幫助學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增強語文學科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韋小芳.淺談如何提高農(nóng)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9,(6):151.
[2]方觀生.淺談如何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少男少女,2017,1(36):39-40.
[3]王鳳梅.淺談如何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