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學仿
摘 要:學困生是教育教學過程普遍存在的特殊群體,是制約教育教學健康、高效發(fā)展的“瓶頸”,如何教育和轉化學困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都缺乏科學的方法與策略,導致學困生無法實現有效的轉化。對此,本文將從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巧妙設置各種條件、落實因材施教理念與積極地引導學困生四個方面出發(fā),系統(tǒng)地分析和論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的有效方法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學困生通常指的是在學習方面存在行為、心理問題和學習困難、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數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再加上高中生學習時間緊張、學習壓力大,落后學習方式和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從而導致學困生的產生。學困生的存在不僅影響其自身學習成績的提升和能力的發(fā)展,還會對高中數學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產生消極的影響。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樹立科學的觀念,不斷探索各種科學、高效的方法和策略,以端正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真正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一、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重塑學習自信心
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缺乏對學習的自信心。針對這種情況,高中數學教師首先應該注重構建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從而使學困生的放松緊張的心理,更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其次,教師需要從學困生的心理發(fā)展和學習特點出發(fā),選擇趣味化的教學方式,來滲透各種趣味因素,從外界帶給學生更加強烈的沖擊;最后,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困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和表揚,以充分激活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學困生能重塑對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函數及其表示》這部分知識時,函數對于現階段的學生而言,對函數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在教授這節(jié)課程的過程中,筆者引出了一些初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啟發(fā)學困生對函數的理解與認知。與此同時,筆者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與初中進行銜接,不僅是為了增強學生對函數的理解,更讓學生們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幫助學生們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們的學習信心樹立以后,筆者在深入的講解函數的性質,帶領學困生認識更多的函數。這樣一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重塑了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
二、巧妙設置各種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在學習中體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學困生克服困難、勇于探索、不斷追求的動力,更能夠促進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巧妙設置各種條件和機會,包括向學困生提出簡單的問題、邀請學困生上臺演算等等,讓每個學困生都能有更好地進行自我展現,“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這樣才能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仔細好和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例如,在教授《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這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困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成功后的喜悅,筆者在教學活動中,為學困生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任務,并指導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務,如,筆者給予學困生們充足的時間記憶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條件,時間結束后,筆者再讓學生們嘗試回答。每學習一個知識點時,筆者都會采用這種方式,先給予學生們記憶的時間,然后再讓學生們回答。這樣一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巧妙設置各種條件,讓學困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落實因材施教理念,實施分層化教學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只有貫徹和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才可以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困生的有效轉化。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徹底摒棄的傳統(tǒng)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而是要以因材施教理念為基本教學指導,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等差異來組織和實施分層化教學,制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提出差異化的教學要求、運用分層化的教學方法、布置分層化的課后作業(yè),在面對學困生時充分放慢教學速度和節(jié)奏,從而使得學困生能夠更好、更快地理解和吸收知識內容,獲得適應性的發(fā)展。
例如,為了讓學困生們更好的適應課堂教學進度,筆者對此展開了分層教學活動。首先,筆者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將學生們分成了A、B、C三個層次,對于三個層次的學生而言,筆者會根據學生們的水平為學生們布置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A、B層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筆者會為學生們布置一些探究性較強的任務,而對于C層的學生而言,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較弱,所以,筆者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水平,為學生們布置一些基礎性的任務,鞏固學生們的基礎知識。這樣一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落實因材施教理念,實施分層化教學,鞏固了學困生的基礎。
四、積極地引導學困生,改進優(yōu)化學習方式
大多數學困生都存在著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也多被動學習為主,這也是造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轉變自身角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教授、指導學困生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改進和優(yōu)化學困生的學習方式,讓學困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規(guī)劃,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主動、深入地學習數學理論知識、公式和法則等等。此外,教師也需要定期對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以督促學困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克服學習當中的困難。
例如,為了讓學困生更加主動的進行學習,筆者將學困生與學優(yōu)生劃分到一個小組,然后讓學生們在組內共同學習,學困生在學優(yōu)生的帶領下,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學困生的教育和轉化是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推動力和催化劑。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 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將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水平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運用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巧妙設置各種條件、組織開展分層教學與積極引導學困生等策略和方法,來充分促進學困生的轉化,讓學困生慢慢走出“困境”,重拾對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有效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葉佳奇. 淺議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困生的教學方法[N]. 發(fā)展導報,2019-04-09(020).
[2]王凡龍.淺析如何讓學困生走出高中數學的低谷[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