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芬
摘 要: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使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們樂于用畫畫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內心意愿,在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潛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尤顯重要,根據此種情況,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幼兒 繪畫 教育
一、繪畫應以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為主,允許幼兒隨興趣自由涂鴉。
幼兒繪畫的實質是不教自為的一種自然表現,是興趣的自然展示,而興趣是幼兒繪畫的內在動力,幼兒把繪畫當做他們游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日后的發(fā)展正是順應和展示這一興趣,這是兒童的一個自然發(fā)展階段。為了培養(yǎng)這種興趣,首先讓幼兒觀察大自然的風景,觀察生活,讓他們感知這個美好而又神奇的世界,然后讓他們用五顏六色的筆自由自在地來表現自己的感情。而這個時期的幼兒尚不具備用文字、數字等手段進行交流的本領,雖已初步具備認識、記憶、想象的能力,但審美意識畢竟淡薄,繪畫表現內容比較貧乏,加上幼兒的想象力還不十分豐富,信手涂抹也可以達到一定的交流目的,產生心理上的滿足。針對幼兒的這種心理特點,繪畫的最初啟蒙應以興趣為主并因許幼兒自由涂鴉。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孩子發(fā)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年齡小的幼兒,教師不要求他畫什么,只要他拿起作畫工具在紙上涂涂、畫畫就可以了。讓孩子根據自已的感受,自由發(fā)揮,他說是什么就是什么,養(yǎng)成愛動筆的習慣。
二、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從簡單的有聯(lián)系性的幾何圖形繪畫技能教起。
萬物都是由幾何圖形和基本線段組成的,教幼兒繪畫必須使幼兒掌握基本線段和幾何圖形。教師可將橫線、豎線、斜線、鋸齒線、波浪線等集中起來,教給幼兒,然后再教幼兒由線段組合成圖形,進而組合成一幅畫。例如先對幼兒進行“線條”的單元練習,學習繪畫斜線(春雨)、波浪線(小河里的水)、鋸齒線(小草)等,通過練習,幼兒基本掌握了“線條”這項基本技能。又如告訴幼兒兩條橫線兩條豎線可以組成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些圖形畫上花紋,就變成了小手絹,四邊加上兩根豎線變成小桌子;圓形添上豎線變成蘋果,多加幾條線變成樹葉等等,如此類推,這樣不但學得快、記得牢,而且增加了趣味性。當幼兒掌握了一些必要的繪畫技能,就可以根據幼兒發(fā)展情況把所涉及的內容設計成相對獨立又相互有聯(lián)系的若干畫面內容,也可以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促進了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結合。例如:繪畫作品《海洋世界》,可讓幼兒用圓形、三角形畫各種魚,用波浪線畫海浪,用鋸齒線畫水草等,這就是一副線段和幾何圖形組成的圖畫??傊⒆拥睦L畫技能都是先經過涂鴉期,再到個體至整體,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基本學會了用幾何圖形畫物體的方法后,再教諸如人物畫,動物畫等這些復雜的,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繪畫的發(fā)展。
三、用不同的繪畫方式和工具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在輔導幼兒繪畫時,繪畫的工具、繪畫材料不要太過于局限,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而平時對于幼兒的繪畫工具教師給與他們最多的是蠟筆、水彩筆、油畫棒。但如采用單一的工具作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失去興趣。為此,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和作畫工具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如:手指點畫、粉筆畫、沙畫、豆子畫、布貼畫等。另外,還可以利用大自然賦予我們得天獨厚的條件,河里的沙石、大樹的葉子、瓶蓋、土豆片......都可以用來當作繪畫的工具與材料。同時還可以在墻上、沙灘上、玻璃上、布上等物體上作畫,以此來豐富幼兒的作畫工具和材料,提高其興趣。
四、繪畫時要留給幼兒一定的想象空間,注重情感在作品中。
兒童美術教育理論家羅恩、菲爾德認為:“美術教育并不是教人畫畫,其作用是通過造型訓練,促進人健康成長?!蔽覀兠總€人都知道,繪畫活動就是將眼睛所見,引起內心沖動而通過手的動作描繪出一個“無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動。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靈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關鍵是我們如何引導幼兒走進自然,感受生活,讓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不應只著重于其外部形態(tài)特征、線條的勾畫等,更多的要考慮幼兒的情感傾向。因此,在進行繪畫教育時,應該要多引導幼兒說說對所畫之物的情感。如:1.是否喜歡這種小動物?為什么喜歡?2.愿意畫它嗎?3.你想怎樣畫?4.圖畫講的是什么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可實施以下情感教育:1.人類和動物是好朋友。2.要愛護小動物??傊@是一個繪畫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體驗過程,如果我們只要求幼兒畫好“它”,而不顧及其內心感受,將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五、學會以一顆童心欣賞幼兒作品,保持作品的童真童趣,不宜強調構圖和布局。
對于幼兒的作品,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以成人畫的框框去評價,若用成人的眼光、繪畫模式去教導、要求兒童,這將會誤導孩子,抹殺孩子創(chuàng)造的天性。成人應順應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需要,不能過分的強調構圖和布局。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大而化之的評價不能激發(fā)幼兒再創(chuàng)作的欲望,對看不懂的作品,不能拒之門外,而應該去領悟孩子為什么用這種畫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一幅兒童畫,就是一個小心靈的探索?,F實生活在孩子們的幼小心靈里留下許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體驗和感受,使他們獲得了大人們所體驗不到的生活情趣,他們的畫也因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氣。經??吹浇處焸円圆季质欠窈侠?、線條是否流暢、畫得美不美等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而對于看似一塌糊涂,實則思維獨特的畫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這簡直是扼殺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讓幼兒自由繪畫,欣賞自己在生活中所見的東西,他們有的畫一輛汽車、有的畫一把雨傘、有的畫一只小狗;再有的涂幾棵顏色不一的大樹,一片土坡上的各種蘑菇,畫一個人的大大的面孔。這些作品的題材來自于生活、構圖與畫法也很簡單、隨意、但卻是純真、樸實的流露,是大氣的抒發(fā)。
每個兒童都具有創(chuàng)造的潛能和天賦,發(fā)展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藝術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方法,是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豐富多樣的材料,鼓勵他們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輕松、愉快地進行表現,這才是幼兒美術教育的根本。